尋古天中——老樂山玄都宮
摘要:玄都宮的東、南兩面尚有高丈余的墻基,上面生長著一棵1400余年的黃榆,東邊5棵,南邊4棵,樹身老態龍鐘、虬角龍髯,像不屈的衛士守衛著這座廟宇,見證著玄都宮和樂山歷史的古老與厚重。可見當時玄都宮的建筑雄偉、規模宏大。
駐馬店網訊(記者 李賀建)出市區西十公里行至樂山腳下,野草鋪路,溪水迎賓,拾級而上,與古木殘石相伴的玄都宮便出現在眼前。

老樂山玄都宮始建于明代,原為四合院建筑,前后左右對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玄都宮的東、南兩面尚有高丈余的墻基,上面生長著一棵1400余年的黃榆,東邊5棵,南邊4棵,樹身老態龍鐘、虬角龍髯,像不屈的衛士守衛著這座廟宇,見證著玄都宮和樂山歷史的古老與厚重。

傳說這面城墻是明朝時期所建的護城墻。如今墻體上長出來的黃榆樹,樹根攀附在墻體內,樹干外部布滿丘狀突起,好似卵石堆積而成。
玄都宮曾是當地人們祈雨的地方。如今玄都宮院內散落著堆堆斷裂的石雕、石碑,橫七豎八地躺在那里,各自訴說著曾經的經歷,千年后的我們在現場仿佛看到了一段戰火紛飛的動亂。
一塊刻有“皇帝萬歲”的牌匾,依然堅韌的立在那里,任憑風吹雨打,時世變遷,紋在兩側的龍身姿態依舊,龍顏分毫不改。相傳當年李自成曾經在此駐扎過。

駐足在破壁殘垣的玄都宮院內,被他安靜而神圣的氛圍感染著。史料載:“宮門外階高九級,下廣三丈,平如堂。”可見當時玄都宮的建筑雄偉、規模宏大。

玄都宮坐落在南、北兩山的北峰下面,坐北朝南,北山高聳入云,南山群峰屹立如屏,使宮殿冬暖夏涼。特別是伏天,山外悶熱,宮殿涼爽得連蚊子都沒有。
玄都宮風景之好,志書也有記載。1931年修訂的《確山縣志》記有確山十景,稱玄都宮為十景之一,名叫“流觴曲水”。
如今的玄都宮雖然破舊,但是仍然阻擋不住人們尋古探幽的熱情。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