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研碩果香




記者 吳燏函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十三五”期間,駐馬店市農科院履行農業科研職責使命,瞄準國家、省、市重大戰略需求,主動服務農業農村主戰場,科研攻關取得新突破。
黨建引領,激活農業科研“新引擎”
市農科院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緊扣“圍繞科研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創新”工作思路,通過不斷夯實黨建基礎,優化拓展黨建活動,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了農業科研事業高質量跨越發展。
全院深入開展機關黨建規范化建設,先后出臺《黨建工作計劃》《黨支部管理制度》等制度,用制度促進工作作風轉變。以“領導帶頭、以上率下”為總基調,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堅持想在前、沖在前、干在前。
院黨組高度重視業務培訓,建立了集中學習、考察交流、實踐鍛煉的培訓模式,通過舉辦業務大講堂,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督促年輕干部加強學習,有針對性地提升隊伍整體素質。
農科院將機關黨建工作與日常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號召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腳踏實地、勇挑重任,提升了工作效能。在科技創新、疫情防控、文明創建和平安建設中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先后獲得了全市黨委中心組學習示范點、省級文明單位、全市平安建設優秀單位等榮譽。
以種為“芯”,打好種業“翻身仗”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跡。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和用種大國,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農業科技競爭力的集中體現,農作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農科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芝麻育種研究領域一直居全國前列,大麥育種研究領域居全省領先水平,在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蔬菜、食用菌等主要農作物優質、高產、抗病、抗蟲、抗逆、資源高效利用等優良性狀的創新與利用、育種研究等方面也都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目前,農科院已先后選育出芝麻豫芝4號、花生駐花1號、蘿卜天驛青翠、平菇駐研1號、駐研2號等農作物新品種73個。
目標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建院以來,市農科院結合全市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先后實施了一批技術含量高、示范效果好、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項目,積極探索建設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產業鏈貫通、產學研深度融合、科研推廣生產緊密結合的示范基地,實施了全省唯一的院市合作共建“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區”項目和“院縣共建”“四優四化”、省重大科技示范項目、綜合試驗站示范縣建設項目。
其中,選育出的啤酒大麥新品種“豫大麥1號”,豐產、抗病、優質、早熟、抗倒、抗落粒,1985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86年被列為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實現河南省大麥育種零的突破,填補了河南省大麥沒有自育新品種的空白,達到國內同類研究先進水平。全國有19個省、市引種示范推廣,累計面積1000萬畝以上,獲社會經濟效益2億多元。
選育出的駐大麥3號、4號、5號、6號、7號、8號六個大麥新品種,已累計在河南、安徽、湖北、陜西等地推廣種植2000多萬畝,實現社會經濟效益3億多元。尤其是駐大麥3號,高產穩產、品質優異,可以替代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進口的優質啤酒大麥,深受國內麥芽和啤酒廠家的歡迎,被科技部列為全國重點推廣科技成果,同時被評為“河南省高新技術產品”。
選育出的芝麻新品種豫芝4號等在全國各芝麻主產區累計推廣種植1.2億畝,產生社會經濟效益在20億元以上,其中,豫芝4號表現抗病、耐漬、早熟、優質、高產,先后被河南省、安徽省、陜西省和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1991年被評為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示范推廣小麥黃花葉病防治、花生全程機械化種植、青儲玉米、綠色防控技術、化肥減施增效、食用菌立體化種植等栽培新技術230項。
“十三五”期間,市農科院先后完成國家、省、市下達的科技項目47項,項目資金3802萬元,累計轉讓新品種生產經營權收入380萬元。
解放思想,農業科技普及下基層
市農科院與駐馬店市電視臺、廣播電臺聯合舉辦農業科技講座,與駐馬店日報、天中晚報合辦農業科普欄目。借助“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千名專家幫千村等科技服務活動和12316“三農”熱線省級平臺,結合農時季節,發放科技宣傳材料,發布生產指導信息,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中的技術問題。組織科技人員開展科技培訓,每年平均320期,培訓基層農技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種植大戶和農戶10萬人次,印發科技資料30萬份。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應用,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75%。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種子庫建設,確保種源安全。加強農業良種技術攻關,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建設智慧農業。”
中原熟,天下足。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駐馬店市農科院將以農業科技自立自強為支撐,加大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力度,推動綠色技術集成與示范應用提檔升級,確保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創造中國糧的新奇跡。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