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半年7次定調房地產市場 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
摘要:可見,銀行作為重要性金融機構在我國金融體系中所處的關鍵位置,強化對這些機構的宏觀審慎管理,對于當前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以及拓寬宏觀審慎監管的覆蓋面,都有重要意義。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求是》上撰文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原則,加強對房地產金融市場的宏觀審慎管理,強化對房地產整體融資狀況的監測,綜合運用多種工具對房地產融資進行逆周期調節。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下半年以來,央行先后7次定調房地產市場。具體來看,7月29日、8月2日、8月9日、8月20日以及11月16日,央行分別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結構調整優化座談會、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2019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國新辦舉行的降低實際利率水平有關政策吹風會以及《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確表示,“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適度增長,嚴禁消費貸款違規用于購房,加強對銀行理財、委托貸款等渠道流入房地產的資金管理”、“加強對存在高杠桿經營的大型房企的融資行為的監管和風險提示”、“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11月25日,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除了對2018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作了全面評估外,也給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議。該報告指出,繼續嚴格遵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政策定位,完善“因城施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抑制投機性購房。同時,加大對住房租賃市場的金融支持和規范,促進形成“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
“自從2016年‘930’房地產調控以來,曾經過于火熱的房地產市場如今已經得到了較為明顯的遏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就目前的形勢來說,我國房地產市場堅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依舊沒有改變。同時考慮到各地經濟發展狀況有別的現象,在保持宏觀政策大方向的情況下,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更加有利于不同地區依照當地經濟狀況實現房價穩定。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在房價上漲過快的地區收緊貸款,這是央行始終圍繞的政策。預計2020年會根據不同城市的交易情況實施不同的貸款政策,防范金融風險。
易綱透露,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建立起宏觀審慎管理的專職部門,正在強化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集團的宏觀審慎管理,未來還將逐步拓展宏觀審慎管理的覆蓋面,完善宏觀審慎管理的組織架構,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盤和林表示,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集團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金融業總資產300萬億元,其中銀行業總資產268萬億元,在我國金融業總資產中占比達到89%。可見,銀行作為重要性金融機構在我國金融體系中所處的關鍵位置,強化對這些機構的宏觀審慎管理,對于當前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和化解以及拓寬宏觀審慎監管的覆蓋面,都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