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農民攝影師用鏡頭記錄美麗鄉村
摘要:屏南鎮梧樹垟村支書湯樹清拍攝的作品《留守老人》,還獲得了該鎮首屆農民攝影大賽一等獎。如果能讓村里的攝影愛好者們掌握專業的攝影技法,能更完整、豐富地記錄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效。”為了拍攝美麗鄉村,這才當上了農民攝影家,現在為何專門“審丑”?
王巷扉 潘楓 季丹
原標題:龍泉農民攝影師用鏡頭記錄美麗鄉村

農民湯樹清的攝影作品《留守老人》。

捕捉精彩瞬間。

農民楊俏霞的攝影作品《撒網》。
當人們走近農民攝影師隊伍這個特殊群體時發現,他們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攝影技術略顯稚嫩,但憑著對家鄉的熱愛、對生活的憧憬、對藝術的執著,他們用真實和樸素的影像,記錄了新農村、新生活,猶如田野上的一縷清風,帶著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鄉村文化振興呼喚更多這樣的農民藝術人才。 ——編者
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攝影技術單一,表現手法稚嫩,但憑著對家鄉的熱愛、對生活的憧憬、對藝術的執著,他們用真實和樸素的影像,記錄了新農村、新生活,猶如田野上的一縷清風,帶著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
照片里,是鄉親的純真笑臉
“你看,這不是我們村的老季嘛!”“這可是我家后門的那條路呢!”“看到自己身邊的人成為照片的主角,感覺非常親切!”……最近,在浙江省龍泉市屏南鎮專門為農民攝影開辟的作品展示館內,鄉親們爭相搜索著自己熟悉的笑臉和鄉村風景。
這些農民攝影師的作品,給了大家很多驚喜。
這些出自屏南鎮各個村40多位農民攝影師之手的作品,拍攝的都是本鎮內鄉村題材內容,它們中有反映各村優美自然風光的,有村民生產生活景象,還有一些特色民俗和人文景觀等等,濃郁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
這些富裕起來的農民,用鏡頭捕捉著當今新農村光影瞬間。農民群眾正在尋找而且開始找到自己的表達方式。屏南鎮梧樹垟村支書湯樹清拍攝的作品《留守老人》,還獲得了該鎮首屆農民攝影大賽一等獎。
鎮里免費為農民辦攝影培訓班
幾年前,62歲的坪田葉村村民郭家贊背著他心愛的“長槍短炮”進了“公費學堂”。這個熱愛攝影多年的農民,還是頭一次參加攝影藝術的專業培訓,“免費就能學到各種理論知識,今后我一定能把村里的景色拍得更美。”
與郭家贊一起走進課堂的,還有來自屏南鎮各村的40多位農民,這群在當地小有名氣的“攝影發燒友”,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拜龍泉市攝影家協會的4名攝影師為師,系統學習各種光影運用技法。
“這些村民長年生活在農村,如果能補上基礎理論知識這塊‘短板’,和我們這些只是偶爾去鄉村采風的專業攝影師相比,能拍出好照片的機會會更多。”擔任講師的龍泉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潘世國說,這次培訓除了教授攝影過程中的光線、角度、構圖、層次等元素的掌控力外,攝影師們還將帶著學員們前往坪田、周岱等四個村,實地學習拍攝自然風景、農家生活的實用技術。
“培育‘農民攝影師’,是我們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的一段‘插曲’。”屏南鎮黨委負責人表示。作為浙江省海拔最高的建制鎮、八百里甌江的起源地,屏南鎮美麗的自然風光一直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師,“但外來者對農村的熟悉程度,畢竟比不上當地農民。如果能讓村里的攝影愛好者們掌握專業的攝影技法,能更完整、豐富地記錄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效。”
農民攝影家當上“治水監督員”
“這個養豬場,排污系統不完善,味道重,拍一張!”“這條小溪原本很干凈的,現在被生活垃圾給占了,給它來個大曝光!”這兩年,農民攝影家徐老來一直和朋友在轄區內各條溪流邊轉悠,照相機專門對準河道、水溝、養豬場、公共廁所、路邊的垃圾堆,以及每戶人家的庭院、門前道路的“臟、亂、差”等處。
為了拍攝美麗鄉村,這才當上了農民攝影家,現在為何專門“審丑”?徐老來說:“我現在可是‘治水監督員’。這批村莊‘不雅照’將在鄉里的五水共治會上公開展出,直面臟亂差,強力推治水。”
“這些農民攝影家經常來往于各村,聘請他們,我們就有了一支千余人的監督隊,時刻盯著門前溪水,拍攝定格,即時取證。”龍泉市治水辦一位負責人說。
“這次鎮里讓我們拍河道的環境衛生,我們都很高興,希望能把自己的家園建得更漂亮。現在拍的是垃圾,以后拍的就是美景了,希望我們的照片,能夠促進河道的治理。”農民攝影家殷小明表示,他拍照片十幾年了,一直以來都是拍些風光照,這次把鏡頭對準垃圾,他很是樂意。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