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海望 丹心翰墨書華章
摘要:關海望從6歲開始就向頗有書法功底的大哥關山性學習書法。他知道傳統的東西要代代傳承, 作為書法家自己有責任有義務讓更多的人得到這方面的教育。關海望是名副其實的軍旅書法家。

關海望在創作。
□全媒體記者 景中原 文/圖
“關海望回來了, 他要為家鄉的孩子執教并設立獎學金, 以資助鼓勵在書畫上品學兼優的孩子, 為家鄉建設培養人才。 ” 幾天來, 這條消息在上蔡縣東岸鄉關莊村引發不小反響, 鄉親們紛紛登門看望這位出生貧寒家庭, 踩著兩腳黃泥走出偏僻落后小村, 依靠個人拼搏收獲成功, 讓家鄉父老覺得臉上有光彩的赤子。
關海望, 1969年11月出生于上蔡縣東岸鄉關莊村, 1987年12月參軍入伍, 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 曾任解放軍某部工程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多次在 《人民網》 《中國新聞網》 《央廣網》《今日頭條》 《搜狐網》 《中國青年網》 《新浪網》 等媒體發表。
2015年, 關海望被評為中國好品牌年度十大藝術人物, 2016年被央視教育頻道 《水墨丹青》 欄目組評為 “最具社會責任感藝術家” , 2018年榮獲 “全國十大影響力品牌書法藝術人物” 稱號?,F任中國教育頻道 《水墨丹青》 書畫院副院長、 全國名人書畫藝術界聯合會主任委員、 銀川市金鳳區職工書畫院院長、 寧夏博尚書畫院院長。
一
關海望兄弟姐妹7個, 小時候, 一家9口人僅靠幾畝地討生活, 日子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捉襟見肘的清貧生活使幼小的關海望過早地成熟起來。“一定要好好讀書, 用知識改變命運。 ” 這個信念早早地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扎下了根。
關海望從6歲開始就向頗有書法功底的大哥關山性學習書法。由于家庭貧窮買不起紙墨, 他每天除在有限的廢舊紙張上練習外, 更多的是以樹枝為筆, 以沙地當紙, 每天寫寫畫畫, 樂在其中。就這樣, 關海望從上小學到高中畢業的近10年間, 勤學不輟。他的書法水平逐年提高, 受到老師、 同學和鄉親們的稱贊。每年春節是他最忙最累的時候, 全村的父老鄉親都會拿上一沓又一沓紅紙讓他書寫春聯, 直寫得這個小小 “書法家” 手臂發麻。
二
1987年, 關海望參加高考, 但天不佑人, 他未被錄取。為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 不讓父母操心, 他毅然放棄了復讀。同年12月, 關海望踏上了從軍之路。部隊的艱苦訓練, 不僅磨礪了他的意志, 也讓他煥發斗志, 不管是在緊張的訓練之余, 還是在繁忙的文書工作之后, 他總是擠出時間學習文化、 練習書法。天道酬勤, 1995年關海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通訊學院。在學院期間, 作為班長, 他帶著學員多次出色完成院領導交給的任務。課余他徜佯于西安碑林里, 陶醉在古代書法藝術寶庫中。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先賢融古今。1997年, 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繼續深造。在校期間, 他利用業余時間, 以二王為宗, 苦修魏碑, 再涉小篆, 汲取古今書法之精華, 博采眾長, 逐漸形成了高古秀潤、 寬博道媚、 沉雄俊雅的風格。中書協副主席毛國典稱其行草篆隸無不精妙得體, 看似信筆而就, 實則合妙理法度, 極富格律韻致, 將筆墨的滄桑、 厚重、 秀雅之美展現得如天風海濤之曲。
“樹高千丈離不了根, 人再輝煌忘不了本” 。關海望成名不忘造福桑梓,他覺得家鄉的孩子太苦了, 決定個人出資為家鄉建一書畫院, 讓家鄉的孩子受到傳統文化熏陶。他知道傳統的東西要代代傳承, 作為書法家自己有責任有義務讓更多的人得到這方面的教育。關海望是名副其實的軍旅書法家。正所謂:三十載軍旅生涯屢立奇功, 不惑年翰墨人生再創輝煌!
責任編輯:xumingxia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