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為228名農民追回56萬元賣糧款
摘要:3月19日,還未到上班時間,200多名農民就已排隊等候在新蔡縣人民法院門口,今天他們將領取執行法官為他們追回的第一筆款。“3年了,錢雖然沒有全部追回來,但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申請人李新某感激地說。
法院出手不含糊
為228名農民追回56萬元賣糧款
執行法官:堅決打贏這場執行仗
□全媒體記者 劉永奇 通訊員 于游 王昆鵬 文/圖

本報訊 3月19日,還未到上班時間,200多名農民就已排隊等候在新蔡縣人民法院門口,今天他們將領取執行法官為他們追回的第一筆款。“3年了,錢雖然沒有全部追回來,但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申請人李新某感激地說。
“我們家是低保戶,目前看病正需要錢,從法院領回的這5000元錢對我們來說,就是救命錢。”貧困戶王金某說。聽著一句句肺腑之言,新蔡縣人民法院執行一庭庭長趙彧暗下決心,一定要幫他們追回余下的款項,因為這是申請人的血汗錢。
糧食收后打白條
案件要追溯到2013年,被執行人鞏某良和王某紅系夫妻關系,鞏某山系其兒子,其全家均在孫召鄉鞏莊開辦糧食收購站,收購附近農民小麥、玉米等農產品。自2013年起,3名被執行人收購的糧食大部分是打欠條,截至起訴時3名被執行人共欠228名申請人320多萬元。后申請人多次追要,被執行人均以種種借口不予償還。
常俊某、馬國某等228人遂將鞏某良、王某紅、鞏某山起訴至法院。新蔡縣人民法院受理后,于2016年8月3日作出判決,判令鞏某良、王某紅、鞏某山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支付228名原告欠款3255018元。
老賴外出下落不明
判決生效后,因鞏某良、王某紅、鞏某山拒不履行判決,常俊某、馬國某等228人于2016年11月3日向新蔡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人員第一時間對3名被執行人的家庭及財產狀況進行調查,發現3名被執行人已經下落不明。家中的房屋屬于農村自建房屋,無法進行變現。執行人員遂向被執行人鞏某良、王某紅、鞏某山公告送達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
考慮到該案牽扯人數眾多,被執行人又下落不明,沒有有價值的財產可供執行,案件若處置不當勢必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執行人員收到案件后,開始對該案進行認真分析,被執行人將糧食轉賣后數百萬的財產不可能一下子揮霍完,錢款應該有去向,便將注意力轉移到3名被執行人的銀行賬戶上。
經過對3名被執行人十幾家銀行數十個賬戶數次查詢,執行人員發現被執行人鞏某山在北京一家銀行賬戶數據異常,執行人員遂第一時間趕赴北京,將被執行人鞏某山該銀行賬戶近幾年的交易明細進行查詢。經過分析,認定被執行人鞏某山有執行能力而拒不執行的行為已經涉嫌犯罪。
堅決打贏這場仗
執行人員將收集到的相關材料交由新蔡縣公安局,新蔡縣公安局立案后,開始對被執行人鞏某山網上通緝,并于2018年在鄭州將其抓獲。被公安機關抓獲后,被執行人鞏某山親屬積極為其籌措了56萬元資金。根據鞏某山交代,3人所收糧食款大部分被其父鞏某良卷走,并在外面有了新的家庭。目前,執行人鞏某良仍被網上通緝。
早一天將執行款發放到申請人手中,便能使他們早一天看到希望,為他們解決實際的困難。56萬元執行款經過執行人員的認真核算,已按比例發放到了申請人手中。執行人員表示,后續的執行工作雖然艱巨,但看到一雙雙期待的眼睛,聽到一句句感激的話語,他們一定堅決打贏這場硬仗,切實保障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