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行星圓盤旋轉軸從內向外傾斜
摘要:原標題:原始行星圓盤旋轉軸從內向外傾斜內側和外側旋轉軸的偏移呈“傾斜結構”的原始行星系圓盤想象圖日本國立天文臺供圖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與千葉大學的聯(lián)合研究
原標題:原始行星圓盤旋轉軸從內向外傾斜

內側和外側旋轉軸的偏移呈“傾斜結構”的原始行星系圓盤想象圖
日本國立天文臺供圖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與千葉大學的聯(lián)合研究小組,通過阿爾瑪望遠鏡觀測處于成長期的年輕原始行星圓盤,發(fā)現(xiàn)圓盤從內側到外側,其旋轉軸逐漸傾斜,而且圓盤內部的星際塵埃可能正在開始聚結成長。
恒星與行星系統(tǒng)是由星系中漂浮的氣體(主成分為氫分子)及塵埃組成的分子云由自身重力收縮而誕生。誕生之初的原始星周圍存在大量氣體并向原始星降落。降落的氣體保持旋轉軸方向,最終由于離心力和引力平衡形成“原始行星圓盤”。
一般認為,下降氣體的角動量是原始行星圓盤方向和大小的起源。由于原始行星系圓盤會成為行星系,因此可助理解行星系圓盤形成過程和行星形成。
研究小組對IRAS04368+2557進行了觀測,這是金牛座方向距地球450光年處剛剛誕生的太陽型原始星。他們發(fā)現(xiàn),以這個原始星為中心,周圍正在形成開普勒運動旋轉半徑約為80—100天文單位(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的原始行星系圓盤。這個剛剛形成的圓盤周圍氣體和塵埃不斷向圓盤降落,與一般原始行星系圓盤相比,呈垂直方向膨脹結構。
研究小組利用阿爾瑪望遠鏡對其進行了波長0.9毫米和1.3毫米的電波觀測,捕捉到從中心的原始星向外延伸的圓盤厚度逐漸擴大的“耀斑結構”。進一步觀測發(fā)現(xiàn),圓盤厚度與半徑從原始星開始延伸至40—60天文單位位置時急劇變化,呈“雙重耀斑結構”,這意味著圓盤旋轉軸是從內側向外側傾斜。(陳超)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