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 共奔小康
——驛城區改革開放40年扶貧工作跨越新臺階
摘要:鄭付生 米山 李嘉 文/圖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驛城區委、區政府扶貧工作從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走向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鄭付生 米山 李嘉 文/圖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驛城區委、區政府扶貧工作從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走向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扶貧邁上新臺階。
“在蔬菜基地里干活兒,雖然有時候要淋點雨、曬點太陽,但干起活兒來有勁頭啊,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呢,比我們以前種玉米強多了。”11月14日,在驛城區板橋鎮的村級綠色生態蔬菜基地里,在此務工的李二金樂呵呵地說。李二金是村里的貧困戶,家中有4口人,兩個孩子在上學,經濟負擔較重,自從到蔬菜基地務工以來,每月穩定的收入讓家中的生活現狀逐步改善。
據了解,為確保今年整村退出、貧困戶如期脫貧,結合自身地理位置等有利條件,板橋鎮黨委、鎮政府同幫扶單位創建了綠色生態蔬菜基地,不施農藥,不用化肥,做到了種植真正的純天然、無污染、綠色放心蔬菜。

驛城區委書記賈迎戰(右)與貧困戶座談。

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畢啟民(左)與貧困戶交流。
突出政策落實 做到分類施策
加大教育扶持力度。2017年學生學前資助人數1723人,資助金額86.15萬元,其中保教費51.69萬元、生活補助費34.46萬元。義教資助7506人,資助金額462.4萬元。營養餐資助6104人,資助金額244.06萬元。高中資助免學費699人,免住宿費469人,總資金47.22萬元。國家助學金資助2220人,資金221.94萬元。中職資助免學費794人,資金77.7萬元。助學金資助76人,資金7.6萬元。大學新生資助51人,資金3.5萬元。生源地學生助學貸款908人,資金609.45萬元。
加大醫療扶持力度。實行貧困戶大病分類救治政策,建立了困難群眾大病補充醫療保障制度,由人社部門負責為困難群眾購買了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已開始運行。結合驛城區因病致貧人員較多的實際,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投入159萬元又為每位貧困人員購買了扶貧救助保險,為其醫療費用和意外傷害提供保障。
加大危房改造力度。2017年,省、市分兩批下達危房改造任務400戶,戶均補助1.54萬元,涉及資金616萬元。為進一步加快危房改造步伐,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問題,驛城區今年計劃改造危房623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60戶,改造資金不足部分由區財政全額支付,確保了全部改造完成。
充實幫扶力量 強化制度保障
為落實“幫扶一項一項抓實和政策一條一條落地”,驛城區進一步增加了幫扶力量。市直單位派出15個幫扶工作隊入駐15個貧困村,區直各單位抽調99人組成幫扶工作隊入駐31個貧困村。在原有幫扶單位分包貧困村,鄉鎮、村干部分包非貧困村的基礎上,驛城區又按照全區財政全供人員每人分包2~3戶的標準為各鄉鎮充實了幫扶力量,并與貧困家庭結成幫扶對子,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為進一步增強幫扶合力,明確村級幫扶責任,成立了132個村級脫貧攻堅責任組,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組織保障。
2017年,出臺了《驛城區脫貧攻堅工作考核獎懲辦法(暫行)》《驛城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于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提升的意見》《駐馬店市驛城區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實施細則》《驛城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關于健全完善全區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精準比對工作長效機制的通知》等60多個文件,為脫貧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突出對象管理 夯實精準基礎
精準識別。2017年5月,驛城區嚴格按照“問題一村一村查找和檔卡一戶一戶校準”標準,結合問題整改,統籌開展檔卡規范工作,按照精準識別“六步工作法”的要求,對驛城區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對照標準逐村逐戶進行識別,對貧困戶中有購買商品房、小轎車和財政供養人員、經商辦企業的全部識別出來,對貧困戶已達到脫貧退出條件的全部識別出來,對不在貧困戶臺賬而且符合貧困條件的困難群眾重新識別進來。同步完成對每個貧困戶的詳細信息采集。2017年下半年,驛城區圍繞脫貧攻堅抓持續整改促全面提升,開展了“三率三度”會戰月、年度脫貧攻堅會戰月等活動,通過動態管理擬納入貧困戶342戶、1006人。
精準退出。驛城區前期針對脫貧成效不顯著、無明顯增收途徑的脫貧戶,已標識回退80戶、142人;5月份,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在全區范圍內結合檔卡規范工作,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精準識別、精準退出核查工作,通過認真核查,本次對脫貧成效不顯著、不能穩定脫貧的16戶、65人作返貧處理。通過數據清洗工作,清退不符合條件貧困戶593戶、2196人,標注穩定脫貧不享受政策2988戶、10855人,切實做到了可進可不進必須進、可退可不退不能退。
突出項目建設 推進全面提升
整村推進項目建設。今年初以來,驛城區投入資金1658萬元,已實施3批整村推進項目,硬化道路近40公里,受益人口約4.15萬人,預計年底前可全部竣工驗收。第三批投入中央專項扶貧資金452萬元,涉及4個鄉鎮6個貧困村,硬化道路12.2公里,受益人口約0.8萬人。
“雨露計劃”。2017年,“雨露計劃”投入22.3萬元,其中職業教育補貼計劃安排資金9萬元,至目前已申請156人;短期技能培訓計劃安排資金2萬元,申請10人,審核通過4人,補助資金已撥付到位。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安排資金11.3萬元,各鄉鎮、街道已培訓完畢。
產業扶貧。2017年,驛城區投入資金550萬元,實施企業帶貧項目32個,帶動貧困戶1100戶;投入資金70.5萬元,實施到戶增收項目2個,帶動貧困戶141戶;投入區級扶貧資金141.92萬元,對轉移就業人口2558人、自主發展貧困戶766戶進行補助;光伏扶貧項目全區3403千瓦,惠及貧困戶1644人,2017年投入資金1975.2萬元,在15個村建設村級光伏發電站項目,覆蓋貧困戶1644戶;扶貧車間項目申報44個、擬投入資金2359.9萬元,已完成12個,覆蓋貧困戶1552戶,其他32個扶貧車間分年度、分步驟實施。各鄉鎮和涉農街道建立企業帶貧示范基地45個,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并對帶貧效果好、安排貧困人口就業多的帶貧企業建立獎補機制。
如今的驛城大地,扶貧的浪潮在這里翻涌,脫貧的春風吹遍每一處角落,扶貧產業遍地開花,易地搬遷如火如荼,危房改造隨處可見,黨委政府、公益組織、愛心人士正奔忙于脫貧的第一線,扶貧繪就的新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

技術扶貧。
表彰脫貧標兵。

扶貧車間。

特色種植。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