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周年科技創新工作綜述
摘要: 科技星火耀天中——改革開放40周年科技創新工作綜述□李楊楊新立市委書記陳星陪同省長陳潤兒、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新友在正陽縣調研花生產業。市長朱是西到企業調研
科技星火耀天中
——改革開放40周年科技創新工作綜述
□李楊楊新立

市委書記陳星陪同省長陳潤兒、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新友在正陽縣調研花生產業。

市長朱是西到企業調研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省科技廳廳長馬剛在副市長馮玉梅、市科技局局長胡曉黎的陪同下,到我市調研。

我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圖。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科技事業經歷了調整、發展到創新的光輝歷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目前,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個、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國家級星創天地5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院士工作站8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6個、省級眾創空間2個、省級星創天地8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3個、省級創新型農業產業化集群1個、省科普示范基地1個、省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1個、高新技術企業125家、河南省創新龍頭企業2家、河南省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企業15家。全市專利申請14949件、專利授權9130件。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2億元。2013年,我市首次參加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工作并被科技部評為全國縣(市)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所轄8縣1區全部通過考核。
1創新氛圍逐漸濃厚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始終把科技創新工作擺在最重要的議事日程,多次召開高規格的會議(2016年召開了全市科技創新大會,2017年召開了全市推進科技創新暨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會議和全市科技創新投入推進會,2018年召開了全市科技創新“四個一批”推進會)部署。2017年8月,設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社會服務駐馬店工作站(全省第5個),促進了我市專利導航工作(導科研、導發展、導規劃、導招商、導市場)。
2創新環境顯著優化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駐馬店市科技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駐馬店市委、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意見》、《駐馬店市科技成果轉化獎獎勵辦法》、《駐馬店市“151”科技人才遴選、獎勵及管理辦法》、《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市級財政科技計劃和資金管理改革的意見》、《駐馬店市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特別是2018年,市委、市政府又制定出臺了一批含金量高的創新升級“1+N”實施方案,加大對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支撐力度,激發創新活力。
3創新體系已具規模
40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市在自主創新能力、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科技服務能力等方面,都實現了新的跨越。一是創新引領型企業快速增長。目前,我市擁有創新龍頭企業2家,科技小巨人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125家,河南省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企業15家,全市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評企業達102家。近兩年,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2億元,增幅全省第一。二是創新引領型平臺建設積極推進。目前,建有國家級創新平臺9個,建成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市產業集聚區)、院士工作站8個、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19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0家、省級眾創空間2個、省級星創天地8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3個。中科院院士印玉龍在我市廣華集團遂平廣源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河南省無抗飼料生物技術院士工作站”,工作站研發的“無抗發酵飼料產業化”技術榮獲2018泰國國王杯“發明者日”展覽會金獎。三是創新引領型人才隊伍逐步加強。目前,全市已有40家高新技術企業與清華大學、中科院、浙江大學、鄭州大學等6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引進院士7名、博士后7名、博士160名、各類專業技能人才2000名。四是創新引領型機構建設加快推進。在市政府的主導下,依托黃淮學院,成立了“駐馬店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同時還成立了駐馬店電子商務學院等6個學院,依托市經濟開發區與清華大學簽約成立了“駐馬店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依托上蔡縣久久面業有限責任公司與江南大學聯合成立了研究中心等。
4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近年來,我市共取得科技創新成果1568項,其中86項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獎,1082項成果獲得市科技進步獎,部分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組織實施國家、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815項,爭取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76項,獲得科技資金支持2.1069億元。組織實施市本級科技項目1439項,落實市級科技專項資金7857萬元。
目前,我市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半掛車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調味品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甲醇和布膠鞋生產基地。
5科技合作不斷拓展
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強科技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省內外先進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創新,博采眾長,為我所用,加快我市技術升級和經濟發展。共組織參加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中國北京國際科技博覽會等全國性科技活動大會20次,累計完成科技成果交易簽約項目90個,簽約金額15.85億元。利用“中國農加工洽談會”這一平臺,近五年共征集發布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180家院校、科研機構農產品加工新專利、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科研成果轉化項目1287項,共促成企業與院校、科研院所達成科研成果轉化合作意向980個,簽約項目620項。今年,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與藍翎環科防水有限公司簽訂了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合作協議,共同組建建筑防水企業中的首家院士工作站,并在平輿建設壩道工程醫院建筑防水分院及基礎工程原型試驗場,建成后將成為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集“原型工廠+云服務平臺”于一體的工作站。
6科技扶貧成效顯著
近年來,全市科技系統圍繞產業扶持、企業(龍頭)帶動、基地示范、技術服務、技能培訓五大脫貧幫扶路徑,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作用,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龍頭企業、科技扶貧示范點、農業科技園區、星創天地等,帶動了貧困戶就業增收。目前,全市已有1000多名科技特派員和560名科技人員下到農村和企業,編寫農業系列叢書2萬多冊,累計培訓基層農業技術人員20萬人次,實施科技開發項目280個,推廣新技術、新成果200項,創建利益共享實體119個,形成龍頭企業40家,帶動15000戶農民從事種、養、加工等領域的科技開發,實現利潤1.5億元,發揮了科技“造血式扶貧”效果,使貧困村和貧困戶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為貧困地區提供了智力支撐。我市的科技特派員工作和科技扶貧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省科技廳廳長馬剛的充分肯定。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