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聲川:舞臺劇要追求創意 方能追求市場
摘要:上劇場三周年慶生會。上劇場 供圖攝中新網上海12月6日電 題:賴聲川:舞臺劇要追求創意 方能追求市場作者 王笈臺灣著名舞臺劇導演賴聲川的“專屬劇場”—&m

上劇場三周年慶生會。上劇場 供圖攝
中新網上海12月6日電 題:賴聲川:舞臺劇要追求創意 方能追求市場
作者 王笈
臺灣著名舞臺劇導演賴聲川的“專屬劇場”——上劇場3歲了。12月5日晚,上劇場慶生會的大幕如約拉開,從一幅幅舊照片掀起的“回憶殺”,到多組“草根”表演者上臺“打擂臺”,到工作人員緩緩推出慶生蛋糕……這一夜,申城觀眾的情緒在感動、興奮、感慨間不停轉換,仿佛置身于“賴老師”的劇中,如戲如夢。
慶生會后,賴聲川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仍難掩笑意,“每一年慶生,感覺都不太一樣。上劇場今年3歲了,還很年輕,但感覺比較長大了。她就像一件樂器,需要花時間去調音,現在她的演出、燈光、音響都調到了一個相當好的狀態。”

慶生蛋糕。上劇場 供圖 攝
3年前剛剛“入駐”滬上繁華的徐家匯商圈時,許多人都不能理解賴聲川的做法。“為什么上劇場在商場里,在電影院的旁邊?”尚未入場體驗,一些觀眾就對上劇場產生了偏見。
“可是進來以后,他們就喜歡上這里了,而且研究后發現,上劇場其實會有很多新意。”對觀劇體驗的要求近乎“偏執”的賴聲川,將自己的劇場“打磨”成了一處無愧于高品質劇目的演出空間,“21世紀的劇場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而應該更貼近觀眾、貼近人生。我們希望和社區有更緊密的結合,讓上海人感覺到這就是上海自己的劇場。”
這一年,賴聲川在上劇場做了許多大膽嘗試。他為《如夢之夢》打造的圓形蓮花池,實現了觀眾座椅的“自轉”和整個蓮花池的“公轉”,觀眾第一次在可旋轉的蓮花池內享受了8小時的“如夢一生”;斜角喜劇《隱藏的寶藏》公演,他又在上劇場里“加建”了一個破舊老劇場,以側臺視角講述一段“上海故事”,實現了震撼人心的舞臺效果。
這一年,“站穩”了的上劇場還“打開大門”,迎來了香港話劇團、臺灣果陀劇場等,讓《最后作孽》《最后14堂星期二的課》等不同風格的劇目走進了上海觀眾的視線。
“我們有很多海內外劇團朋友都來過上劇場,覺得很喜歡這里,想要來上海演出。”賴聲川告訴記者,自己近幾年在大陸的藝術事業,也影響到了部分臺灣好友將目光轉向了大陸,“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每一個團隊都想要找到更多的知音、更多的觀眾。”
20年前,賴聲川首次帶團到大陸演出。2006年,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在大陸上演、好評如潮,一直熱演至今。這些,都讓賴聲川看到了在大陸發展的諸多可能性。
在賴聲川看來,上海具備了市場和潛力產生下一個“百老匯”,但中國舞臺劇整體行業仍缺少“基于真正創作的狂熱而做的原創作品”。必須有一批如《寶島一村》《暗戀桃花源》之類可以久演不衰的劇目,“百老匯”才有可能誕生。
“劇場行業的蓬勃,如果是被商業推動產生的,必將導致劇目本身品質的下降,最終商業上也不會成功。”賴聲川認為,舞臺劇要追求創意,方能追求市場。(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