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 誰下了不抵抗命令
摘要: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那么,到底誰向東北軍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張學良和蔣介石,大約攝于1930年。(資料圖)“九·一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那么,到底誰向東北軍下達了“不抵抗”的命令?

張學良和蔣介石,大約攝于1930年。(資料圖)
“九·一八”前后的張學良
1931年9月17日,張學良在北平協和醫院。這之前,張學良因患傷寒癥住進北平協和醫院,17日,張雖病愈,但仍在協和醫院休養,并且已經開始處理一些公務。
1931年9月18日,農歷八月初七,過幾天就是中秋節。北平前門的中和戲院里,梅蘭芳演著他的看家劇目《宇宙鋒》,劇場包廂里端坐著一個顯赫人物,他便是東北軍少帥張學良。沈陽駐軍北大營發生事變的電話送到張學良手里時,梅蘭芳唱到“金殿裝瘋”一段,“氣得我咬牙關火上眉尖,我手中有兵刃決一死戰。”多年以后,張學良在美國對訪問他的學者趙杰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細節清晰。
9月19日,事變發生之后,張學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昨夜接到沈電,驚悉中日沖突事件,唯東北既無抵抗力量,亦無開戰理由,已經由沈,絕不抵抗,盡任日軍所為。”
據史料記載,實際上,就在事變的前幾日,張學良對日軍的異動已有既定方針。7月6日,他在電令中這樣說:“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本將對我要求割地賠款,東北將萬劫不復。”
“九·一八”前后的蔣介石
9月17日,漢口。一星期前,蔣介石乘軍艦赴武漢,專程視察水災處理。這天天氣驟冷,許多災民饑寒交迫,等待救濟。漢口水退不久,巡航在大街上的漢口 “剿匪”宣傳車播放演講:“蔣總司令已率20萬大軍圍剿赤匪了!”
9月18日,蔣介石起得很早,他和宋美齡去了中山陵,然后參加了國府會議。當晚九點半,蔣介石登永綏艦,前往南昌督師“剿共”。
9月19日晚,蔣介石得到“九·一八”事變的消息。這晚,他在日記中寫道:“昨晚,倭寇無故攻擊我沈陽兵工廠,并占領我營房,刻接報,已占領我沈陽與長春。”
9月20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茍為我祖我宗之子孫,則不收回東省,永無人格矣。”
蔣介石日記
《蔣介石日記解讀》作者楊天石在書中指出,“九·一八”事變中,不抵抗命令出自張學良,而非如教科書上一貫所言是蔣介石的指示。事實上,“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當晚,蔣介石根本就不知道沈陽的戰事。在以后的抗戰中,蔣介石還時不時在日記中警惕自己。
在日記中,蔣介石寫道:“中國若要自取滅亡,俯首而上斷頭臺則已,否則除抗戰拼命以外,再無第二道路矣。”(1938年12月16日)“我國堅決抗戰,實為保持我主權之獨立與領土主權之完整。不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我只求達到抗戰目的……日本果欲言和,自應將其侵入我國領土之陸、海、空軍全部撤退。”(1941年8月29日)
張學良自述
張學良晚年多次談及“九·一八”事變的不抵抗責任問題。著名華人歷史學者唐德剛應張學良之邀,為張學良錄載他的口述歷史。張學良與唐德剛談話記錄中,對“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記述:“我要鄭重地聲明,就是關于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變不抵抗,不但書里這樣說,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這是中央的命令,來替我洗刷。不是這樣的。那個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
張學良說:“我下的所謂不抵抗命令,是指你不要跟他沖突,他來挑釁,你離開他、躲開他。”
他解釋當時他為什么下令不抵抗:“因為過去對日本的挑釁,一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東北那么大的事情,我沒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我沒想到日本敢那么樣來(指用武力侵占整個東北)。我對這件事情,事前未料到,情報也不夠。我作為一個封疆大吏,我要負這個責任。”(摘自《中國新聞周刊》)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