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畫家”自學成才畫60米《張家界攬勝圖》
摘要:畫出心中之畫,傳遞藝術快樂領略仙境張家界,尚需游覽半日,而一幅《張家界攬勝圖》,卻將張家界奇峰秀水盡呈眼前。在兗礦集團鮑店煤礦的泰和廣場西側,這幅費時數月、幾易
畫出心中之畫,傳遞藝術快樂
領略仙境張家界,尚需游覽半日,而一幅《張家界攬勝圖》,卻將張家界奇峰秀水盡呈眼前。在兗礦集團鮑店煤礦的泰和廣場西側,這幅費時數月、幾易其稿的60米長、4米高的中國畫水墨長卷一經展出,便受到了工友們的稱贊。長卷作者是兗礦集團鮑店煤礦工人李書軍。他說,作為一名“草根畫家”,能畫出心中想畫的畫,就是最快樂的事情。

李書軍向工友展示《張家界攬勝圖》。本報記者馬輝攝

李書軍現場作畫。通訊員 王偉 攝
本報記者 王博文 見習記者 褚思雨 通訊員 王偉
數月幾易其稿
《張家界攬勝圖》終誕生
走進鮑店煤礦的泰和廣場,墻體上各式各樣的繪畫栩栩如生,格外引人注目。廣場西側,占據了一整面墻的《張家界攬勝圖》十分壯觀。眼前這些墻畫,筆觸細膩、顏色精致,都是李書軍一筆一筆創作出來的。53歲的他從小就愛好習字作畫,這項愛好已堅持了近40年。
“張家界公園自然風光以峰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素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美稱。”說起此次張家界采風之旅,李書軍收獲頗多。“畫形容易畫神難。”他告訴記者,畫好張家界實在不容易,張家界的神就是所蘊含的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長卷畫起來尤其難,一個小失誤就可能毀掉整幅作品。有時候為了取一個場景,對著墻面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回憶起創作情景,李書軍覺得苦中有樂。他表示,運用中國畫山水長卷的方式,描繪張家界全景是一次自我挑戰。將天子山、金鞭溪、黃龍洞等山水景點呈現在一幅長卷中,的確不容易。
在創作過程中,李書軍巧妙運用中國山水畫散點透視的原理,仿佛一只展翅飛翔的鳥,在山峰上空翱翔,從半空中鳥瞰青山美景。真正動筆時,他運用工筆和寫意結合的手法,筆墨酣暢淋漓地描繪張家界美景。李書軍坦言,創作這幅長卷費時數月、幾易其稿,不過能聽到工友們的夸贊,自己覺得一切都值!
“學無止境,到一定程度就想到外面更廣闊的平臺去學習,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從1994年到現在,李書軍先后報名參加了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中國美院、清華美院等培訓班課程,在系統繪畫理論學習下,李書軍手中的畫筆逐漸有了方向,繪畫風格也越來越清晰。
憑興趣自學成才
成為礦上的畫家
李書軍是一名普通的煤礦工人,只要不下井,業余時間都花在了書法繪畫上。李書軍透露,自己從小就喜歡美術,沒有培訓班,沒有老師教,他就自學。沒有相關的書籍,他就千方百計地從朋友那里借,然后比照著小人書上的圖案臨摹。
偶然的機會,他進入菏澤市東明縣文化館參加培訓班,準備報考藝術學校。由于家庭條件的限制,高考失利的李書軍滿懷遺憾。“正巧趕上兗礦招工,我便從老家來到這里,當上了礦工。”
“人總得有點興趣愛好,不然生活就太沒樂趣了。”剛下礦井的前兩年,每天繁忙的工作讓李書軍十分疲憊。中午休息時,工友們都在一起聊天打趣,而李書軍拿起畫筆勾勒著圖案,或者翻看隨身攜帶的繪畫書籍,這是在他看來最好的減壓方式。
“空閑的時候,就隨手翻一翻,學習人家的構圖、風格等。”有時候興起,李書軍就會隨手撿起樹枝,蹲在地上畫起來。他的行為最初在工友們的眼里,顯得挺“怪異”,但漸漸熟悉了,大家都知道他酷愛繪畫,不僅不覺得新奇,反而有些敬佩。
從花鳥魚蟲、到群山大河,這些景致在李書軍的繪畫中一一展現,每幅作品都生動有趣。每一次寫生回來,李書軍都用他手中的畫筆將所見風景繪在墻上,向兗礦職工展現祖國的美麗景色。在他看來,習字作畫也是對文化傳統的一種弘揚和繼承。“習字作畫,貴在修身養性,這就是一輩子的財富。”
“老李可不簡單,畫得相當不錯!像我們有幾個會畫的?他算是獨一個嘍!”一位工友笑著說。
普及書畫藝術
傳遞藝術快樂
李書軍不僅自己迷戀繪畫,他也將這一愛好傳給工友。2012年底,鮑店煤礦泰和書畫院成立。作為書畫院的一員,李書軍積極投入到書畫院的各項活動中去,幾乎一有時間就往書畫院里跑。在他看來,平臺變大了,自己更有責任也更有義務去做好書畫藝術的傳播工作,促進礦區精神文明建設。
“書畫院在每年的礦慶和年底時會舉行書畫藝術活動,為職工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每逢書畫院舉辦活動,就是李書軍最忙活的時候,提早征集不同主題的書畫作品、邀請書畫名家前來授課……李書軍都親力親為,就是為了能讓書畫藝術在礦區得到普及,讓更多的礦區職工感受書畫藝術的魅力。
隨著書畫院的名氣越來越大,也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職工加入到書畫院的隊伍中來,李書軍也收起了徒弟,將這些年外出進修學得的知識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學員。“自己經歷過摸索階段,希望通過自己所學,讓他們少走彎路。”看著墻上掛著的學員作品,李書軍感受頗多,“讓書畫藝術能夠在礦區得到普及,自己做再多也都值得。”
如今,李書軍在向職工展示書畫魅力的同時,還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展示礦區工作及職工生活上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了北京畫家李平,他筆中反映礦區職工生活的畫卷給了我很多啟發。”李書軍表示,下一步,自己也會將更多的精力聚焦到礦區生活,不僅要把祖國的大好河山“帶到”礦區職工身邊,還要將礦區生活展現在家屬及社會面前,讓更多的人真正了解礦區生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齊魯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