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時刻銘記著黨員身份
摘要:□晚報記者 閆宏偉 通訊員 米山 張玉峰 文/圖清潔家園。貧困戶到蔬菜種植基地就業。在合作社的幫助下,貧困戶種植晚秋黃梨。志愿者向村民宣傳黨的政策。初秋,記者走進
□晚報記者 閆宏偉 通訊員 米山 張玉峰 文/圖
清潔家園。
貧困戶到蔬菜種植基地就業。
在合作社的幫助下,貧困戶種植晚秋黃梨。
志愿者向村民宣傳黨的政策。
初秋,記者走進驛城區胡廟鄉胡廟村,道路整潔,滿目蔥蘢,一派祥和的景象:中華傳統文化墻邊,孩子們正在玩耍;健身園中,幾名村民在鍛煉……不僅胡廟村,在驛城區所轄的各個鄉村,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談起這些大變化,村民們說,這都歸功于鄉村干部及基層黨員,他們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改變了村里的舊面貌。
黨員引領精準扶貧
走進村里,記者主動與一名打掃衛生的中年人聊了起來。
這名中年人叫劉德山,今年57歲,他家是村里的貧困戶。“我患有先天小兒麻痹癥和心臟病,還有嚴重的腰間盤突出癥,妻子是個聾啞人。女兒出嫁了,就我們兩口,5畝地的收入根本不夠吃藥打針的。”劉德山說,“現在好了,村里讓我們兩口子打掃衛生,一個月有600元的收入,村養豬場年終給1400元幫扶款,還有低保補助、殘疾補助。說真的,我們全家很感激政府的幫助,我們很滿足!”
胡廟鄉黨委組織委員張井蘭說,在胡廟鄉,除鄉里按扶貧政策大力幫助貧困戶以外,全鄉的基層黨員也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帶頭作為,引領群眾脫貧致富。
胡廟村黨員趙新成,原先有自己的鉤機、鏟車,外包工程一年不少掙錢。他在張井蘭的帶動下,積極響應號召,毅然挑起村委的大梁,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立足本地,流轉了30畝土地,種植經濟農作物,安置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
在趙新成的帶動下,胡廟村另外兩名黨員,今年47歲的劉付林和46歲的劉明春也在家門口分別建起了蔬菜種植基地和草莓種植基地,安置家庭困難的村民就業,帶動全村人共同致富。
在蟻蜂鎮產業扶貧基地,驛城區春興專業種植合作社目前的種植規模有1300余畝,主要種植早春桃、晚秋黃梨、蘆筍等10多個品種,經濟效益可觀。該合作社理事長李春興說,合作社的產品遠銷廣東、深圳、重慶等地。同時,合作社依托金頂山風景區旅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休閑采摘農業,目前已幫助19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雖然我早就脫離了貧困,但村里的貧困戶有的沒資金,有的沒技術,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是黨員,就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把自己干事創業的激情傳遞給村里的貧困戶。”李春興說,他和愛人成立春興專業種植合作社,就是要帶領群眾拔掉窮根摘掉窮帽。
聯鄉結村促脫貧
除了通過黨員帶動、農業合作社幫扶等方式幫助群眾脫貧外,驛城區還通過城鄉結對幫扶的方式,促脫貧、興鄉村。
驛城區西園街道與胡廟鄉胡廟村結成幫扶對子,西園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收、辦事處主任王三喜帶領扶貧工作隊員,以創文的工作要求,強力推進胡廟村的人居環境改善工程。由西園街道辦事處出資,率先在胡廟村劉莊實施人居環境改善工程,經過十多天的緊張施工,村中的陳年垃圾全部清除,下水管道鋪設完畢,所有道路鋪成水泥路,劉莊的環境面貌得到改善。
據了解,自去年12月以來,西園街道機關50多名干部職工組成扶貧攻堅環境整治志愿服務隊,堅持到胡廟村義務勞動,進行鄉村環境大整治。志愿服務隊員到貧困戶家中,幫助清潔庭院,受到村民的歡迎。村民們也紛紛加入清潔家園的隊伍,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的身影成為扶貧攻堅戰場上最美麗的風景。
“黨員服務群眾,不能只在口頭上,更要體現在行動中,日常工作看得出來,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基層黨建要注重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鼓勵黨員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發揮表率作用,引領群眾投身脫貧攻堅的火熱戰場,打好脫貧攻堅戰。”驛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宋海潮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