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圍繞特色產業推進產業扶貧
摘要:本報訊 (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余大水)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驛城區發揮產業扶貧的典型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大力推進產業化扶貧,著力形成“區有主導產業、鄉有示范
本報訊 (記者 鄭付生 通訊員 余大水)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驛城區發揮產業扶貧的典型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大力推進產業化扶貧,著力形成“區有主導產業、鄉有示范基地、村有集體經濟示范點”的扶貧產業發展格局。至目前,驛城區已形成企業帶貧扶貧基地75個,投入資金1232萬元,有效帶動貧困戶2472戶發展產業并獲得增收,戶均年增收1500元~2000元。
做好規劃引領,抓好產業布局。立足鄉村資源優勢,綜合考慮當地產業基礎、市場需求、技術支撐、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能力和產業覆蓋面等因素,并結合貧困戶經營能力和脫貧需求,積極發展比較優勢明顯的主導產業。本著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游則游、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原則,在城區周邊鄉鎮重點發展以瓜果、蔬菜、觀光農業為主的特色產業,瞄準城區菜籃子、果籃子,鼓起貧困群眾的錢袋子。在城區東部依托交通便利優勢發展壯大一批物流園區,形成驛城區物流配送、物資中轉基地。在城區西部依托山區旅游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觀光農業、農家樂等特色產業。
健全產業扶持機制,制定產業扶持政策。通過產業引導、政策支持、金融扶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等措施,建立“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格局,讓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培育發展1~2個優勢特色產業、每個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有1~2項穩定增收渠道,不斷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強帶貧企業的積極性,創新與貧困群眾的利益連接機制,實現全區貧困群眾產業扶持措施全覆蓋。
加大產業扶貧力度,保障產業脫貧實效。實施到戶增收項目投入資金311萬元,惠及貧困戶743戶2201人實現脫貧增收。發放轉移就業、自主創業、自主發展特色產業獎補191.17萬元覆蓋5331人,鼓勵貧困戶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和增加內生動力自主創業。建設扶貧車間(基地)項目共51個,投入財政資金3230萬元,作為村級集體收入和務工基地,惠及貧困戶3923戶12352人。建成光伏扶貧項目72個,惠及貧困戶1644戶3973人,使貧困戶的收入具備持續性和穩定性。全區金融扶貧貸款共投入2.28億元,鼓勵有資格、有規模、信用好、帶貧意愿強的企業進行金融貸款扶持,4568戶貧困戶享受到金融貸款政策。
推廣典型模式帶動,形成可持續性發展。圍繞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業精準扶貧目標。發展企業帶貧模式,由貧困戶與帶貧企業自愿結合,選擇由企業實施托管、代種代養等形式合作,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對帶貧效果好,安排貧困人口就業多的帶貧企業建立獎補機制。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模式。利用專項扶貧資金或其他財政資金支持適合當地實際的農業產業項目,所得收益為村集體所有,形成貧困戶長期穩定的增收渠道。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