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編”夫婦同心奏響“脫貧曲”
摘要:□晚報記者 于河偉 通訊員 張陽平輿縣辛店鄉新淇溝村村民黃水旺、孫小親是一對夫妻,兩人年過六旬,都有殘疾。去年,兩人報名參加了藤編培訓班,學成后到村里扶貧基地的藤編
□晚報記者 于河偉 通訊員 張陽
平輿縣辛店鄉新淇溝村村民黃水旺、孫小親是一對夫妻,兩人年過六旬,都有殘疾。去年,兩人報名參加了藤編培訓班,學成后到村里扶貧基地的藤編車間工作。兩人勤勞能干,相互配合,靠藤編脫了貧,在村里傳為佳話。
昨日上午,記者在藤編車間里看到,黃水旺、孫小親老人正在共同編織一個大件沙發:一個起頭打釘、固定框架,一個編花拉線,負責編織,動作嫻熟,配合默契。
2014年,黃水旺因食道癌做過一次大手術;孫小親因手術后遺癥,引發關節僵硬,右手失去行動能力,生活很困難。
去年,村里扶貧基地的藤編車間成立后,黃水旺夫婦率先報了名。兩人對于藤編制作的每個流程,都認真學習。他們不怕吃苦,學會了很多高難度技術活。現在,黃水旺儼然成了廠里的老師傅,新人有啥不懂的都愛向他請教。他也樂于指導別人,并積極鼓勵同村的貧困戶到廠里上班。黃水旺笑著說:“現在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但覺得很充實,在這干活有說有笑的就把錢掙了,很有成就感,感覺生活有了奔頭。”
因為孫小親的右手使不上勁,所有的拉線和細節處理都是用“口手結合”的方式完成。
看到記者吃驚的表情,孫小親笑著說:“我右手不行了,但我牙齒厲害,這不影響干活。”那份自信和坦然,使人相信,只要有信心沒有做不成的事。
單手編織,在常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但孫小親做到了。丈夫黃水旺為她訂好框架和零部件,再將藤條固定好,孫小親便循著經緯線開始編織,需要右手拉時,便用嘴巴替代右手的功能。由于行動不變,孫小親要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努力。但憑著自強的精神,她每次都能夠高質量完成任務。
夫妻倆勤勞能干、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脫貧的事跡在村里傳為佳話。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