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攬儲季 哪些存款方式更合算
摘要: 隨著年末考核臨近,商業銀行攬儲大戰再度開啟,從調整利率,到推廣智能存款業務,不一而足。在此情況下,對于熱衷于存款業務的儲戶們而言,如何存款才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息?
隨著年末考核臨近,商業銀行攬儲大戰再度開啟,從調整利率,到推廣智能存款業務,不一而足。在此情況下,對于熱衷于存款業務的儲戶們而言,如何存款才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息?其背后又是否存在風險?《金融投資報》記者對此進行了盤點。
■本報記者 吉雪嬌
定期存款:“貨”比三家擇優存款
銀行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放開后,各家銀行可以根據市場和自身情況上浮存款利率。而在傳統的年末攬儲季,可以看到,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亦呈現差異化。
以某外資銀行為例,其近期推出的一款智能存款產品,定存利率分別為3個月1.65%,半年1.95%,1年 2.25%,2年 3.15%,3年4.07%,5年4.1%。3個月、半年、1年、2年的利率分別較同期定存基準利率上浮50%。不過需留意的是,該產品的起存金額為50萬元。
總體來看,工、農、建、中、交五大行與招商銀行在定存利率表現一致,其中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1.35%、1.55%、1.75%、2.25%、2.75%,比同期基準利率分別上浮約22.7%、19.2%、16.7%、7%、0。而股份制銀行與中小型城商行定存利率則更高。如泉州銀行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分別為1.944%、2.232%、2.52%、3.055%、3.9%、4.225%,最高上浮超過70%。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各銀行定存利率差異較大時,可以選擇利息較高的銀行存錢。但值得關注的是,不僅不同的銀行存款利率是不同的,相同的銀行不同的存款方式利息也是不同的。比如在需要將10萬元儲蓄一年,但又擔心存單到期前,自己會有急需用錢的情況時,可以通過四分儲蓄法,存成金額分別為1萬元、2萬元、3萬元和4萬元的四張定期存單。
此外,一些銀行的直銷銀行還陸續推出智能定存業務。該業務的資金可以隨時支取,且利率能按存期的最大化計息,如存滿半年支取,不按活期利率0.3%計息,而是按3個月的定存利率計息。
結構性存款:較同期利率上浮逾3倍
“預約開始啦!第三批個人結構性存款即將發售!”12月18日,大連銀行某分行在官方微信推送了上述消息。據介紹,于20日開始募集,預計于28日成立的第三批個人結構性存款產品分為半年期和1年期,其中半年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4.8%,1年期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則為4.7%。與央行同期定存基準利率1.3%、1.5%相比,分別上浮達369%與313%。
這并非個例。《金融投資報》記者了解到,就在近日,另一家股份制銀行將1個月期限的結構性存款利率從3.8%上調到4.15%,同時其3個月期限和6個月期限的結構性存款利率分別為4.2%和4.3%。
需要注意的的是,結構性存款并非單純的傳統存款業務。據某城商行人士介紹,個人結構性存款是在普通個人儲蓄存款的基礎上嵌入某種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類期權),從而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較高收益的存款類業務產品。
以該城商行為例,其推出的個人結構性存款,具有起點金額低、本金有保障、利率能保底、可辦理質押能特點。其中,存款起點為1萬元,以1千元的整數倍遞增,多存不限。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城商行人士提醒,個人結構性存款雖然保障存款本金,但存款利率為浮動利率,銀行方面不保證具體存款利率,由此帶來的利息不確定風險由客戶自行承擔。
大額存單:
利率上浮40%成主流
大額存單,即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個人、非金融企業、機關團體等發行的一種大額存款憑證。與一般存單不同的是,大額存單在到期之前可以轉讓,期限不低于7天,投資門檻高,金額為整數。
作為一般性存款,大額存單比同期限定期存款有更高的利率,大多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少部分銀行上浮45%,而定期存款一般最高上浮在30%左右。就在近期,中行、建行、交行、廣發銀行等都推出了較基準利率上浮40%左右的3年期大額存單。
其中,交行推出的第十三期交通銀行個人大額存單產品,其中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個人大額存單的起點金額均為20萬元,利率分別為 1.54%、1.82%、2.1%、2.94%。三年期產品則根據起點金額的不同,產品利率最高為3.85%。而漢口銀行發行的行慶20周年個人大額存單利率則更高,這款起存金額50萬元,期限5年的產品披露的年化利率為4.5%,且保本保息。
就在日前,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布通知,決定將大額存單發行主體范圍進一步擴大,機構個數新增11家,目前可發行大額存單的機構已達503家。 這也意味著有愈來愈多的銀行將推出大額存單產品。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