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資產負債錯配 保監會擬差別化監管
摘要: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張弛)12月15日,保監會下發《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嚴防資產負債錯配,把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張弛)12月15日,保監會下發《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嚴防資產負債錯配,把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綜合評級分為A、B、C、D四大類,并根據評級進行差別化監管。
《征求意見稿》提到,保監會可采用材料調閱、現場查驗、問卷調查、質詢談話、穿行測試等方式,對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能力進行量化評估。依據評估結果,保監會將對保險公司進行評級,從而依據評級對保險公司進行差別化監管。保監會明確表示,將鼓勵A類公司先行先試,對C類公司進行風險提醒或下發監管函,而對于D類公司,保監會將采取責令調整業務結構或禁止申報新產品等措施。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早在今年7月,保監會就系統性發布了保險資產負債管理監管制度的總體框架。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也曾指出,保險業面臨的重點風險還是資產負債錯配風險,“長錢短配”和“短錢長配”現象并存。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一方面,對于以長期保障型業務為主的大型保險公司來說,問題在于負債期較長,但在資產端未找到相匹配的投資品種,即“長錢短配”會帶來再投資風險。
“資產負債的錯配,主要體現在期限的錯配和收益率的錯配。”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兼博士生導師朱俊生看來,一方面,特別體現在壽險,負債期限比較長,大概70%資產都是七年期以上。目前在整個金融市場,包括一些業內投資存在資產端的期限不足以匹配負債端期限的現象。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產品負債成本比較高,要求資產端有相應的收益來彌補負債端的成本,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資產端如果無法彌補,就會出現收益率的錯配,導致負債端對資產端產生擠壓。“比如有些公司過去做的短期業務較多,業務要求收益率也較高,在負債端做了一些長期投資,導致短期保費、負債和長期投資出現期限上的錯配。”朱俊生說道。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