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柞水,科技“造血”式扶貧生根開花
摘要:原標題:陜西柞水,科技“造血”式扶貧生根開花 “單谷子地一年的收入達到4萬元,滲水地膜谷子種植技術幫了大忙。以前每穴最多只能種兩株,今年村里免費
“單谷子地一年的收入達到4萬元,滲水地膜谷子種植技術幫了大忙。以前每穴最多只能種兩株,今年村里免費幫助村民覆膜播谷子,不用間苗,不用除草,省時省力,畝產從300多公斤增至500多公斤。”8日,在陜西柞水縣方塌鎮楊塌村的百畝谷子主產區試驗田邊,一位村民這樣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作為科技部定點扶貧縣,柞水縣和佳縣的脫貧攻堅被更多地注入科技“基因”。幾十位科技特派員和掛職扶貧干部的到來,讓滲水地膜谷子種植技術、木耳立體栽培技術、智慧養羊等在這里扎根。
12月7日、8日,圍繞柞水縣的木耳、中藥材、鄉村旅游和佳縣的小雜糧、白絨山羊、紅棗等縣域特色扶貧產業提質增效,柞水縣和佳縣與省內外18個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農業科技園區、科技型企業簽訂了17項科技扶貧合作協議。“西北大學——佳縣科技工作站”正式授牌。
在簽約儀式上,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徐南平特別強調,科技部在柞水縣和佳縣的定點扶貧工作,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和深度貧困村,依靠科技創新積極提升產業扶貧帶動能力和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在柞水縣下梁鎮深度貧困村西川村,木耳產業正煥發生機。通過建設木耳研發中心、木耳博物館,引進珍稀野生食用菌品種,采用立體式吊袋培養新技術等,全村共發展地栽木耳500畝500萬袋,吊袋木耳大棚105個200萬袋,帶動西川村及周邊4個深度貧困村近2000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查看每只羊的生理狀況、營養情況等。這就是佳縣瑞興羊產業星創天地的“智慧養殖”和云服務系統。作為科技創業扶貧的重要平臺,瑞興星創天地聚合了榆林學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一批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通過羊產業,直接帶動貧困人口81戶,間接帶動農戶200多戶,實現增收320多萬元。柞水科技資源統籌中心也建立了科技資源共享、科技成果展示、技術培訓等6大平臺,為脫貧攻堅集聚了一批創新資源和科技人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與柞水縣將共建院士工作站,依托學校在城鄉規劃、建筑設計、工程建設與管理、廢棄資源高附加值再生利用等方面的技術人才優勢,為柞水縣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在柞水縣科技扶貧項目簽約儀式上表示,院士工作站將是學校在柞水縣科技扶貧工作的前沿陣地,全校師生員工將是堅強后盾。
“只有將合作協議真正執行好,簽約儀式才不會淪為作秀。”徐南平提出,柞水縣和佳縣要成立專門工作小組,簽約各方要認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腳踏實地將合作協議落實落地落好,切實取得科技精準幫扶的實效。
“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要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把握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把握好創新驅動發展的科技扶貧基本路徑,把握好科技扶貧四級聯動和東西協作扶貧的工作機制,把握好問題導向的工作方法,切實落實好地方主體責任,推進中央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徐南平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