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IP劇降溫了,它們的市場潛力還有多大?
摘要:《瑯琊榜》海報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上官云)提到古裝IP劇,你會想到什么?是奇幻的情節,還是華麗的古裝造型?不能否認,早前像《瑯琊榜》等由熱門IP改編而來的古裝劇
中新網北京12月11日電(上官云)提到古裝IP劇,你會想到什么?是奇幻的情節,還是華麗的古裝造型?不能否認,早前像《瑯琊榜》等由熱門IP改編而來的古裝劇大受歡迎。最終,《瑯琊榜》在豆瓣收獲了9.1的高分(滿分10分)。
然而,前不久發布的《北京新聞出版廣電發展報告(2016-2017)》卻顯示,中國現實題材電視劇豐收,根據網絡文學改編的古裝IP劇降溫明顯。在一位影視行業業內人士看來,古裝IP劇遇冷確實早有端倪,2016年、2017年播出的多部劇目最終評價都不甚理想。
“根據網絡文學改編的IP電視劇是古裝劇的一支重要力量,影視制作公司和各播出平臺爭相采購熱門IP版權、翻拍制作電視劇。”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曾祥敏曾表示,近來一批古裝IP劇陸續播出,但市場效果、口碑大多未達預期,電視行業持續了幾年的IP劇熱明顯降溫。
例如,總投資高達2.8億元的《青云志》在2016年7月首播,李易峰+趙麗穎的陣容沒能挽救收視率。據媒體報道,該劇播了3個半月,在10月30號收視率以0.265%創歷史新低。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僅有5.2分。
至于同年播出的《寂寞空庭春欲晚》、《青丘狐傳說》、《女醫明妃傳》等四部劇,當時據媒體報道,四部劇的陣容和平臺都不弱,收視率卻不太理想,最高的剛剛破1,和去年幾部古裝熱劇動輒破3破4的收視率相比“冷”了不少。
2017年初,由熱門IP改編而來的古裝劇《孤芳不自賞》開播,雖然擁有鐘漢良、Angelababy兩位高顏值主演,最終卻在豆瓣收獲了3.1的評分,還一度陷入“摳像演戲”風波,收視率暴跌破1。
“以前有《花千骨》,后來又出現了《九州天空城》等一系列IP劇,都是場面華麗、人氣演員擔綱主演,可卻覺得越看越沒意思:劇情、人物關系總能找出一定的套路,慢慢就審美疲勞,不想再關注了。”一位常年追劇的觀眾如是說道。
如果說,前幾年火爆一時的古裝IP劇確實“遇冷”,那原因會是什么?編劇汪海林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采訪時分析,此前市場的“熱”就有些假熱,包括收視率在內的一些數據并不真實,而IP劇固然擁有一定粉絲基礎,但僅靠IP本身并不足以吸引觀眾,改編成電視劇后故事質量跟不上,也會失去一定號召力。
“原來大IP+小鮮肉的古裝劇肯定能賣,至少在市場端即播出平臺這塊有保障,于是大家都扎堆買熱門IP,按照固定模式去做,又輕松又能掙錢。”汪海林認為,加上網絡文學IP本身具有一些“先天缺陷”,即本身故事質量就不很高、人物架構相似性高、同質化較為嚴重等,在改編過程中也“遺傳”給IP劇,“常年拍下來,換湯不換藥,觀眾都膩了”。
而在作家、雁北堂中文網創始人鐵魚看來,目前古裝IP劇的遇冷,實際是市場回歸理性的一個表現,“從投資方角度來說,它需要投入的資金盡可能有保障、有回報,所以偏向采取已知的、風險較低的IP劇制作模式,難免導致‘一窩蜂’,其實這種情況在很多行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當古裝IP劇在市場出現問題以后,會提醒我們這樣的從業者自省,從內容、制作等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下功夫,行業可能會慢慢變得健康起來。”鐵魚說,古裝IP劇降溫并不是壞事,“如果想有一個好的出路,只要做到認真、不一味迎合資本、一味求全,IP劇的市場還是有潛力的”。(完)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