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要不要打回去?
摘要:寶寶在外面被其他小朋友打了,該不該打回去呢? 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該還是不該”,對于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是否進行了正確的攻擊教育。幼兒更
寶寶在外面被其他小朋友打了,該不該打回去呢? 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該還是不該”,對于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是否進行了正確的攻擊教育。
幼兒更需家長對攻擊進行教化管理
攻擊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對于年齡小的幼兒來說,家長對攻擊的教化和管理尤為重要。
但有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能打人,則會有意無意地忽視,覺得就是小孩子,又打不壞,能怎么樣?但對方的家長則未必也會這么想。曾有一個小孩當著家長的面踢小朋友,家長在旁邊一言不發。結果被打孩子的家長不答應了,立刻要求去醫院。結果鬧得雙方都很不愉快。
幼兒的攻擊大多在產生憤怒情緒或愿望受挫時出現,所以,家長有責任逐漸培養其表達情緒的方式,比如把不高興用語言說出來;或采用相對無害的方式宣泄憤怒;或者不比武力,比游戲的耐力等。
當然,更多的時候,小孩子是在用打鬧的方式來建立和其他小朋友的關系,雙方都沒有覺得受到傷害,那么家長此時也不必驚慌。這是一種娛樂性攻擊,是雙方關系親密而顧忌較少的一種表現,也是小孩子自發地處理沖突的方式,只要不是力量懸殊,家長大可不必擔心。
強調規則的地方要保護遵守規則的孩子
曾經有一個剛上一年的小男孩被欺負了,一個個子比他高的男孩不光推倒了他,還把他書包扔得很遠,回家后,這個孩子告訴爸爸自己受欺負的經歷,爸爸問,你為什么不還手呢,孩子說,老師說了,不讓打架。于是這位爸爸給班主任發信息報告了這事,并表示自己也很困惑,不知道該怎么和孩子說。
班主任立刻聯系了打人孩子的家長,隨后打人孩子的媽媽就給這位爸爸打了電話,母子兩人在電話中真誠地向小男孩道歉并承諾以后不會再有第二次。接完電話后,孩子心情立刻變好了,孩子爸爸也放心了。
所以,“不許打架”是一種規則。如果大家都遵守規則了,當然就相安無事了,但如果有孩子破壞規則主動打架了,而挨打的一方遵守規則不去還手,那么就會“吃虧”,至少在孩子的世界里是吃虧了。所以,遵守規則的一方需要保護。老師通知家長去道歉,就是對遵守規則的孩子的一種肯定和保護。經過這樣的處理,打人的孩子知道了打架就會受到懲罰,而被打的孩子知道了遵守規則不會吃虧。這樣的處理對于孩子雙方都是有教育意義的。當然,這種處理方法適合強調規則的學校。
性格懦弱的孩子要學自我防御
那些攻擊性過強和性格懦弱的孩子是最需要關注的。對于攻擊性過強的孩子家長的責任不容推卸,如果一個愛打人的孩子疏于管教,那么他會在攻擊中體驗到快感,會強化攻擊行為,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解決沖突的應對方式。
此外,還會導致攻擊行為的傳遞。如果一個孩子被打了,那么他就可能無意識地學習對方的攻擊方式,轉而在其他沖突中攻擊別人,在心理學上稱為對攻擊者的仿同。幼兒園就不時會有這樣的現象,一個小朋友前幾天被別人撓了,過幾天可能就會撓其他小朋友。
而性格懦弱的孩子,如果受到攻擊而不反抗,則可能會留下心理創傷,對性格的正常發展也會埋下隱患。此時家長教一些有利于自我保護的防御方法,似乎也不為過。(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宋崇升)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健康時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