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和人類癌癥沒關系
摘要:原標題:草甘膦和人類癌癥沒關系 除草劑草甘膦到底致不致癌?11月9日,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給了一個定論。 “NCI在經過4年大規模的實驗研究后,在國家癌癥
除草劑草甘膦到底致不致癌?11月9日,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給了一個定論。
“NCI在經過4年大規模的實驗研究后,在國家癌癥研究所雜志上發表了研究論文,該論文宣告:草甘膦與任何人類癌癥都沒關聯。”13日,曾任中國水稻所生物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洛克菲勒基金會中國水稻生物工程項目首任首席科學家王大元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
美歐各大主要媒體紛紛報道這篇論文的概況,認為這是草甘膦不致癌證據的實錘。
這也與宣稱草甘膦可能致癌的國際癌癥研究所(IARC)的報告形成了鮮明對比。就在上個月,路透社調查報道等紛紛發文指出,大量證據指向IARC篡改了科學報告,在對草甘膦進行評估時,通過刪除或修改證據等手段,支持其預設的、具有偏見的致癌評估結論。
NCI研究與IARC研究不同之處在哪?
“IARC沒有做實驗研究,就是把過去已經發表的文章綜合評審后,得出可能在老鼠中致一種癌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而其綜述的評論中沒有一篇有關草甘膦在人體中實驗致癌的參考文獻。而且它還有意刪去2篇在老鼠中不致癌的研究論文,這在近期被曝光,被稱為丑聞。”王大元說。
而NCI不是對過去發表的論文綜評,而是對44932名接觸草甘膦的農民、打藥工人和他們的家屬做了長達4年的觀察、檢測和監視,得出結論:草甘膦與任何實體瘤和白血病毫無關聯。這個歷經4年、涉及44932名農民的實驗是迄今腫瘤研究中對農民采樣數量最大和時間最長的研究。
“在國際聲譽方面,NCI是譽滿全球的癌癥研究所,它創建了國際上通用的癌癥細胞篩選系統。”王大元說,而IARC不做原創性實驗研究,實際是咨詢機構,過去在國際上并不知名,是兩年前宣布草甘膦可能致癌后才被大多數人知道。
草甘膦被推上風口浪尖,業內人士分析,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反對轉基因人士想要把轉基因作物,主要是轉基因大豆和草甘膦聯系起來作為反轉的手段。
“耐草甘膦轉基因大豆與草甘膦的毒性風馬牛不相及,但如果禁止使用草甘膦,轉基因大豆作物的田間就會雜草叢生。不用草甘膦除草,就必須采用效率低下的人工除草,導致大豆產量銳減并提高成本,這不僅打擊轉基因大豆生產,而且打擊我國消費性進口。”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說。
而NCI這篇研究論文的發表,可能會讓反轉人士的“愿望”落空。
“這篇研究論文影響深遠,美國加州對孟山都草甘膦致癌的集體訴訟可能敗訴。”王大元分析說,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很快就要給草甘膦發放新的10年安全證書,歐盟要把草甘膦廢除的可能性大大減少。
“孟山都還可能會起訴IARC給其帶來的經濟損失,要求巨額賠款;草甘膦可能又會繼續使用10年。更重要的是,全世界使用的草甘膦有60%以上來自中國,尤其是阿根廷的草甘膦約70%來自中國,所以中國的草甘膦就可以再度保持原有的銷量。”王大元說。(科技日報北京11月13日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