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輸血”“造血”相結合打造扶貧新格局
摘要: 統籌規劃 政府主導 社會參與 多元投入驛城區“輸血”“造血”相結合打造扶貧新格局本報訊 (通訊員 王林昶)今年以來,驛城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
統籌規劃 政府主導 社會參與 多元投入
驛城區“輸血”“造血”相結合打造扶貧新格局
本報訊 (通訊員 王林昶)今年以來,驛城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扶貧思路,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科學謀劃新形勢下產業扶貧的發展,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貧困戶脫貧增收的有效途徑和重要工作來抓,持續打牢穩定增收的基礎,有力推進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科學規劃驅動。為徹底扭轉單一扶貧的陳舊思路,拋棄過去給錢給物的老觀念,根據《驛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和區委、區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的總體要求,圍繞“產業發展、農民增收、減貧摘帽”的工作思路,驛城區各鄉鎮和涉農街道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各貧困村結合各自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等因素和產業發展以及集體經濟現狀,都明確了發展方向和具體舉措。同時,各行業各部門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按照科學扶貧、精準扶貧的要求,在深入了解困難群眾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把脈問診,對癥下藥,制定出臺了發展扶貧產業相關文件,指導幫助各鄉鎮和貧困村的產業發展,助推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加大投入力度。“群眾想要富,產業來帶路;脫貧想要穩,產業是根本”。產業扶持是該區落實脫貧攻堅措施的重中之重。為深入推進扶貧產業發展,該區制定了一系列的資金投入配套政策,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一是區財政投入產業扶持引導資金1000萬元,用于扶持運行良好、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二是投入資金2000萬元建立產業扶持貸款擔保平臺,專項存儲合作經辦的金融機構,建立產業扶貧擔保基金。另外,區財政投入資金1000萬元用于產業貸款貼息,給予建檔立卡貧困戶5萬元以下、3年以內的小額貸款全額貼息,并對帶動貧困戶脫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規定給予貸款貼息,提供農業保險補貼。三是鼓勵自主創業、自主發展特色產業脫貧。對自主發展特色產業(種植1畝以上蔬菜、瓜果、園林苗木等經濟作物和養殖肉羊、生豬等)實現脫貧的貧困戶,經鄉、村兩級認定后每戶獎勵500元;對自主創業(如開辦小超市、維修部、農家樂等)實現脫貧的貧困戶,經鄉、村兩級認定后每戶獎勵500元。至目前,已投入區財政資金20.55萬元,獎勵自主創業和自主發展特色產業脫貧的貧困戶411戶,惠及貧困人口1089人。
產業發展帶動。該區發揮產業發展的典型帶動作用,以點帶面,大力推進產業化扶貧,著力形成“區有主導產業、鄉有示范基地、村有示范點”的扶貧產業發展格局。一是主導產業發展。圍繞種植業、養殖業、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這四大產業,致力做大做強做特,使貧困人口從中受益,實現產業精準扶貧目標。如旅游扶貧方面,以老樂山風景區、金頂山風景區、板橋水庫、宿鴨湖水庫、老河水庫為依托,除鼓勵貧困戶大力發展農家樂、林果采摘、觀光農業等旅游扶貧產業外,進一步創新旅游扶貧模式,把旅游扶貧與基礎設施扶貧相結合,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整村推進項目,切實把脫貧攻堅建設轉變成為旅游扶貧村和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把驛城旅游扶貧的品牌樹起來,走出了一條富有驛城特色的城鄉一體化發展道路。在發展養殖方面,如老河鄉、板橋鎮、蟻蜂鎮和水屯鎮利用自身荒山荒坡多的優勢,投入資金240.8萬元,實施到戶增收項目11個,在15個貧困村扶持602戶貧困戶發展生豬和波爾山羊養殖。同時,注重跟蹤服務。該區扶貧辦聯合畜牧部門為切實解決好到戶增收項目實施中貧困人員養殖技能不高、綜合素質較低的問題,確保貧困戶養得成、養得好,提高畜牧產業扶貧的效果,在各鄉鎮、街道采取組織集中培訓和專家團巡回指導等方式,大力開展貧困人員畜牧養殖技術培訓和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通過指導培訓,養殖戶掌握了畜牧養殖的基本技能,增強了自身“造血”功能和脫貧致富的信心,提高了增收致富的能力,為早日實現精準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示范基地發展。各鄉鎮建立了一批產業精準扶貧示范基地,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取得了顯著成效。如老河鄉依靠豐富的山林資源和成熟的食用菌特別是香菇生產技術,已發展1200多戶香菇種植戶,平均每戶種植達2.5萬袋,5萬~6萬袋的種植大戶200余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8家,種植總量3000多萬袋,產值4億多元,吸納就業人口5000多人。為了進一步增強香菇產業扶貧能力,該區積極與駐馬店市帝旺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利用其“花菇姐姐”的品牌和電商渠道優勢,在石古莊村選擇102畝建設用地,用于擴建3000平方米的香菇保鮮庫和年加工香菇(花菇)1000噸的加工廠1座,建設成全區一流的香菇產業扶貧基地。同時,注重開展電商扶貧,如水屯鎮在三秋醋業建設電商運營試點,把銷售收入的2%補貼給貧困家庭,增加貧困戶收入;蟻蜂鎮利用與京東授權運營服務商匯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有利契機,引導貧困群眾把農副產品包裝上線,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提高了農民收入。三是示范點建設。充分發揮村產業扶貧示范點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作用,采取精準扶貧整村推進的有力措施,把精準扶貧和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休閑采摘等充分結合起來,帶動貧困戶脫貧。如水屯鎮在鐘樓村、陳樓村和石莊村建立了3個產業扶貧示范點,分別與菌鑫種植專業合作社、鵬宇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綠菌種植農民合作社簽訂了產業幫扶脫貧協議,通過合作幫扶的模式帶動95戶309人脫貧。其經驗做法是由鎮政府按照每戶4000元的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標準,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并與合作社簽訂協議,然后由合作社與村簽訂協議,從2016年1月份開始,前4年保證每戶每年保底分紅1200元,第5年開始根據合作社經營收益情況給貧困戶分紅。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