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香型白酒為何要七次取酒
摘要:□周刊記者 左蕊 醬香型白酒(以下簡稱醬酒)以香味細膩、入口醇厚、回味悠長的特點受到酒友的歡迎。但醬酒的工藝復雜,經歷端午制曲,重陽下沙,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加曲
□周刊記者 左蕊
醬香型白酒(以下簡稱醬酒)以香味細膩、入口醇厚、回味悠長的特點受到酒友的歡迎。但醬酒的工藝復雜,經歷端午制曲,重陽下沙,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加曲發酵,7次取酒。
醬酒為什么要進行7次取酒呢?這要從醬酒的釀造講起。醬酒的用料極為講究,一定要用仁懷本地產的糯高粱,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經得起多次蒸煮。
外地高粱一般取到第5次酒后就被榨干了,只有仁懷的高粱能完成7次取酒。
下沙的第一步是“潤沙”,即用100攝氏度左右的開水清洗幾遍,不僅可以洗去渣滓,還可以讓高粱吸水。
然后,把高粱上甑蒸煮大約兩個小時,散在地上“攤涼”,用鏟子不停地翻開,當溫度降至35℃左右開始加曲。高粱與酒曲的總體比例為1比1,但是酒曲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數量不一樣,平均為高粱的10%左右。
第一次加曲攪拌后要進行“收堆”發酵,發酵時間需要釀酒師依據溫度靈活掌握。
第一次發酵完成后,把酒曲鏟入窖坑進行封存——進入“窖期”。醬香酒的窖坑是用石塊砌成墻壁,否則醬味就不濃了。窖坑要用本地黃泥封住,不能透氣,在窖期中要經常檢查,時常灑點水,防止干裂進氣。
1個月后打開窖坑,開始“二次投料”,按照1比1的比例,加入新高粱,繼續上甑蒸煮。攤涼后加入曲藥,收堆發酵,然后重新下窖。
再次度過1個月左右的窖期,開始第3次蒸煮。當年12月~第二年1月,進行第一次取酒。之后再對酒糟進行攤涼、加曲、收堆、下窖等流程。如此周而復始,每月1次,第二年8月第7次取酒完成。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