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詐騙蔓延至農村
摘要: 金融詐騙蔓延至農村農民理財要謹慎 □周刊記者 蘇弼坤 農民的收入不斷增加,掌握的金融知識也越來越多。面對增收渠道的拓寬,農民朋友有的選擇去銀行理財,有的喜歡上了通
金融詐騙蔓延至農村
農民理財要謹慎
□周刊記者 蘇弼坤
農民的收入不斷增加,掌握的金融知識也越來越多。面對增收渠道的拓寬,農民朋友有的選擇去銀行理財,有的喜歡上了通過網絡理財。
由于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接觸理財,一些不法分子便打著“高科技”、“高回報”等幌子,把金融詐騙的“戰線”從城市拉到農村。
農民的理財方式增多
前些年,電商下鄉的情況比較常見,現在還能在市區周邊的鄉鎮看到墻上刷著淘寶、京東的廣告。如今,互聯網金融開始滲入農村,刷墻廣告已經從淘寶、京東變成了“P2P投得對,買豪宅不嫌貴”等內容。
近幾年市區出現了一些非法集資的詐騙案例,給部分不了解真相的市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而隨著非法集資被越來越多的市民看透,不法分子便換湯不換藥地把“戰線”拉到了農村。除了“高回報”的幌子外,他們還利用農民對P2P理財的不了解,打著“高科技”的幌子行騙。
以前農民會把錢存在銀行,但如今一些人看到某些動輒收益20%的理財產品,便想投資賺錢。于是,一些人就打著P2P的幌子在農村圈錢,撈上一筆就卷款跑路,留下的黑鍋讓“P2P”這3個字背著。那些偽P2P公司以抽獎及送禮品為幌子,賣所謂“高科技理財產品”。實際上,這些平臺除了騙錢外根本不可能為投資者帶來收益。
農村普及金融知識勢在必行
不管是互聯網理財還是傳統理財,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為手中逐漸增多的人民幣做計劃,但他們對如何穩健增收并不了解。
在農村,很多人沒有掌握相應的金融理財知識,這增強了理財的風險性,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因此,對于農民群體的金融知識普及顯得尤為重要。通過金融知識下鄉,提高他們對金融產品的認知能力,對安全理財做出合理選擇,對金融詐騙有足夠的警惕與防范意識。
讓農民群體理財時了解風險并規避風險,才能讓偽P2P下鄉等騙局失去生存的土壤。
所以,在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移動支付不斷發展壯大的今天,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在農村普及金融知識,同時在內部推進涉農業務時加大金融知識宣傳,是勢在必行的工作。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