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居民居住條件的變遷
摘要:從分房到買房新中國居民居住條件的變遷新一輪樓市限購的來臨,使房子又成為一大熱門話題。回顧歷史,從最初的私房社會主義改造到現在的商品化市場,“住”一直是
從分房到買房
新中國居民居住條件的變遷
新一輪樓市限購的來臨,使房子又成為一大熱門話題。回顧歷史,從最初的私房社會主義改造到現在的商品化市場,“住”一直是我們生活的核心內容之一。

1959年,遼寧沈陽郊區工人村,家庭聚會(資料圖)。
私房的社會主義改造
上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如火如荼。“一化三改造”的完成,使得生產資料大部分收歸國有。由于城市住房困難,中央開始推行經租房政策,動員有房者出租私有房屋。 1958年6月4日,北京市私房改造領導小組開始制定“私有出租房屋的社會主義改造”,稍后,各省、直轄市紛紛效仿,很快推廣至全國。政府房管部門負責經租房的經營,如管理、收租、修繕等,并把租金的20%到40%發給經租房的業主。經租房之稱由此開始。
1958年底城市私房改造基本結束,1964年7月政府正式宣布:私人租賃性質的住房關系基本不再存在了。到1978年,我國城鎮住房中74.8%為公有住房。這樣的做法,在最初的時候,雖然部分滿足了城市無房市民的住房需求,但是背離了經濟規律。
住房投資嚴重不足導致全國主要城市都面臨住房嚴重短缺的困境。 1978年和1950年相比,人均居住面積由4.5平方米下降到3.6平方米,缺房戶869萬戶,占當時城鎮總戶數的47.5%。事實證明,靠政府福利分配,是很難實現“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居住理想的。
大院與工人新村
1950年,為了保護古都北京的老建筑,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與陳占祥吸取巴黎與倫敦的前車之鑒,建議在北京西郊建設新的行政中心。雖然“梁陳方案”最后被否定了,但軍隊大院留在了西郊城外。高校大院集中在北京的西北面,上世紀50年代初,學院路上自南向北建設了著名的 “八大學院”。
而國家和市屬機關的宿舍院,則散布在城外各處,其中三里河地區又是主要的聚集區。和北京相比,上海就要更費腦筋來解決工人階層的居住問題。上海原本就是中國的工業中心,工人極多,居住環境普遍很差。
1950年,根據中央的指示,上海市長陳毅指出:“目前經濟情況開始好轉,必須照顧工人的待遇和福利。”在此背景下,曹楊新村“1000戶”工人住宅 (實際建造1002戶,即曹楊一村)和“兩萬戶”住宅先后應運而生。曹楊新村成為新中國最早的“工人新村”,之后上海又在滬東、滬西兩個工業集中分布區建設了多個工人新村。此后,在上海乃至全國都開展了一場大規模的工人新村建造活動。各種各樣的家屬院給很多人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福利分房的終結
對于福利分房制度,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公平。
一些強勢的部門利用手中的職權,占有很多優質的資源,比如土地、蓋房的資金、房屋產權等,手中掌握著巨大的社會財富,這些單位通過強勢地位取得了巨大的壟斷利潤,而一些清水衙門由于職權弱勢,很難分到一杯羹。另一方面,福利分房很容易滋生腐敗。其中,最有名的故事是關于數學家陳景潤的。按照當時所里的規定,陳景潤是個單身漢,職稱低,又不擔任行政職務,要改善居住條件的話,也只能住四人一間的集體宿舍。但是即使幫助陳景潤住集體宿舍這樣的事情,也一直拖著沒有能夠解決。
后來,在胡耀邦的關心下,數學所最后費了很大力氣,終于為陳景潤調整出一間16平方米的朝陽房間。
住房的商品化
1998年,《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文件出臺,決定自當年起停止住房實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貨幣化、住房供給商品化、社會化的住房新體制。在停止福利分房的時候,中國的住房商品化已經試點了10年了。
在這10年期間,實行的是商品房交易與福利分房并行的制度。在福利分房的末期,由于有了市場參照,而且可以進行買賣,能分到房子的人,對“福利”的感受更深。
1987年12月1日,中國首次以公開拍賣的方式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原深房公司總經理駱錦星舉起11號牌,贏得中國土地“第一拍”,后來深房公司在競得的這片土地上修建了東曉華園。
住房的商品化,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改革之一,不但讓更多的人擁有住房,而且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觀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產權的概念。所謂 “有恒產者有恒心”,那些擁有住房的人,對社會的穩定起著巨大的作用。
(據《文史博覽》 黃小凡/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文史博覽》)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