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打鐵技藝(縣級)
摘要:□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 通訊員 劉藝 劉紅巖加工的鐵制產品有撬棍、斧、錘、鏟、鐵鍬等。 2013年4月,泌陽縣文化局授予劉紅巖之兄劉紅旗(已故)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首席攝影記者 王建成 通訊員 劉藝
劉紅巖加工的鐵制產品有撬棍、斧、錘、鏟、鐵鍬等。
2013年4月,泌陽縣文化局授予劉紅巖之兄劉紅旗(已故)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打鐵技藝傳承人。
在泌陽縣古城街道東方紅大街上,有著一身打鐵技藝的劉紅巖無人不曉,很多人在他的打鐵鋪購買過鐵質工具,并為他精湛的打鐵技藝叫絕。
劉紅巖兄弟的打鐵技藝是從父親那里學來的。據劉紅巖介紹,打鐵是一種原始的鍛造工藝,盛行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隨著農村耕種機械化的出現,如今,鐵制農具的用武之地越來越少。而打鐵技藝因學起來太過辛苦,已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令劉紅巖欣慰的是,如今泌陽縣政府有關部門正積極挖掘這門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將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起來,使該技藝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打鐵不僅是個體力活兒,還需要技術。
打鐵一定得把火燒旺,否則鐵很難鍛打。
打鐵最重要的程序莫過于鍛打,要兩個人反復鍛打才能成形。
定型后經過淬火、回火、澤油等流程,一把鐵制產品才算完成。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