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令世人震驚的地標建筑
發送短信 zmdsjb 到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能夠得到“舉世無雙”的贊譽,必然是超然脫俗,無可比擬,盛大光環的背后也匯聚著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所以在世人的贊譽面前,其本身就夠得上“偉大”
能夠得到“舉世無雙”的贊譽,必然是超然脫俗,無可比擬,盛大光環的背后也匯聚著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所以在世人的贊譽面前,其本身就夠得上“偉大”二字。
距離大陸遠方的城市悉尼,一下擁有兩個“舉世聞名”的地標性建筑:一個是悉尼海港大橋,另一個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悉尼歌劇院。
澳大利亞總是充滿了明媚的陽光和蔚藍的空氣,海港大橋和歌劇院面對面,許許多多的當地人與游客,悠閑地在海港散步,讓微風輕輕吹拂臉頰,舒服極了。若是迫不及待與大橋或者歌劇院合影的,必然是剛到的游客,第一時間與世界奇跡建筑親密接觸,接下來發到社交媒體上炫耀。而在這里待過一段時間的游客,就會靜下心來,慢慢地體會他們的結構和形狀,他們是怎樣誕生的?
悉尼大橋從1815年時任總督提出修建大橋,到1857年彼得約翰遜第一張圖紙,再到1932年竣工。歷時100多年。在海港大橋竣工后,很多年輕人偷偷爬上大橋游玩,這或許是給了悉尼人靈感,從1998年起開放大橋,普通游客都可以攀登。
Mary是一個剛過20歲的華裔女孩兒,個子不高,卻可愛漂亮。她作為向導帶著我們去攀爬大橋。我們選擇了傍晚的時間攀登,這個時間是最美的時候,可以看到黃昏落日。攀爬之前,Mary和伙伴們要求我們穿好租借的服裝,身上綁滿了各種安全繩索。由于我們提前的采風申請,所以允許我們帶上相機,不過也都綁在了身上。穿完以后,我感到一個個都武裝到了牙齒。
Mary出生于悉尼,屬于第二代移民,她帶著我們登上鋼鐵巨獸,一路介紹悉尼大橋的典故。我驚訝她的中文說的這么好,她說,我喜歡中國,我每年都會去。聊著聊著,她帶著大家到了第一個拍景地方,落日的余暉恰如其分映射在歌劇院的白色外表上,泛起黃色的光暈,好像身邊的船一樣隨時會開走。再往上攀,夜色降臨,華燈初上,歌劇院早已由黃色轉回了潔白,顯得更光潔之美,泛著藍光的夜色和深藍色的海水則更是突出了歌劇院和遠方的建筑。雖然爬橋的價格不易,可是這樣的美景我覺得也是值了。等爬到了最頂上再往下看,一輛輛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汽車魚貫而過,冰冷的鐵架反而成了保護罩一般,保護著行人。Mary告訴我們,爬橋是悉尼必玩的項目之一,他們的工作很忙,比如春節的時候,可能要工作到夜里一兩點鐘,第二天早上起來還要繼續帶隊。“不過...”她說,“我可以轉到很多的錢,這樣我就能去中國自助游了,下一個地方我想去新疆。”
澳大利亞的工資高,的確是公認的。攀爬價格不菲,可是到了這里,誰又會錯過呢?我幾乎把在悉尼的時間都放在了海港,從這里可以坐Fantastic游船游覽一圈,也可以坐上海上出租車去另一個島上的動物園轉一轉。不過,我還是花在了海港的時間最多,因為這兩個建筑,好像看不夠似的,我常常想:所謂經典,即便是過了多少年以后,都會讓人覺得神奇。悉尼歌劇院就是最典型的的了。
我坐在歌劇院外邊的咖啡廳,喝著啤酒,吃著薯條和炸魚條,背對歌劇院,遠望碧藍色天空和海水交接之間的海港大橋,自己甚至感到有些不可思議。能夠在如此傳奇的地方,又如此的放松和愜意。悉尼歌劇院是世界最偉大的建筑之一,這個由1959年開始建設到1973年竣工的神奇建筑,時隔這么多年,仍被認為是世界建筑設計的典范,其設計的構思和形狀放在今天也是奇妙和超前的構思。
當年,在悉尼歌劇院設計招標的時候,丹麥人約恩·烏松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把自己的設計郵遞到澳大利亞。他的設計稿在初選中被淘汰,后來評委之一沙里寧提出重新看一看所有方案,他迷上了烏松的方案,最終獲得了通過,按照此方案進行實施。然而,故事的發展卻充滿了曲折,因為造價高昂和巨大的建筑難度,讓丹麥人飽受批評,甚至成了政治的犧牲品。烏松憤然離開了澳大利亞,從此再也沒有回去,包括1973年落成至日。在大劇院里有一副照片,是悉尼人站在海港的邊上,盯著建設中的歌劇院。據說,當年很多悉尼人有空就回到海邊去看一看,什么時候才能竣工,他們的心情十分迫切,但等待是漫長的,卻又是值得的。當悉尼歌劇院建成之后,她成為了全悉尼人的最自豪的驕傲。關于昂貴的造價的種種言論也煙消云散,只是其丹麥設計者,再也沒有回來親眼看一下他的“孩子”。不過,聽導游介紹,烏松的兒子現在在歌劇院工作,也算是幫父親了卻一個心事吧。
歌劇院的內部并無想象中的奢華,相反比較樸實,注重線條和光線的結合,無時無地不透露著簡約的美。歌劇院里的設計,二樓兩邊的座位是最便宜的,因為只能看到一半的舞臺。據介紹2017年開始要進行重新修繕和布置。在當年內部的裝修就是飽受批評的。音樂廳則更大一些,這里每年有超過1600場演出,我們國家的宋祖英、譚晶、李玉剛等藝術家也在這里進行過表演。其實,我對內部并無太多印象和感慨,甚至站在門外近距離對著歌劇院的表皮,也覺得并不是很好看。可是遠觀的話,卻真心為之折服。
因為歌劇院,附近的餐廳都成為了眾多點評網站、雜志的首選。AriaSydney就是海港最著名的餐廳之一,在這里就餐就能望著大橋和劇院,而這里的魚和蟹肉是很有名氣的。在達令港乘坐Fantasea號游船也是不錯的選擇,觀賞沿岸的風光,價格也比較合適,35澳元90分鐘一圈不含餐;50元澳幣簡餐漢堡+飲料;80元澳幣全天24小時不限時,含兩餐。另外還有觀鯨魚的線路。
其實,無論從大橋上,還是從海港邊,又或者是從船上觀看悉尼歌劇院,總是看不夠,又總是擔心其像“帆船一樣”開走。其創意是帆船,還是貝殼?來自丹麥的設計師說都不是,而是橘子瓣。我知道,橘子瓣是肯定開不走的,我可以放下心來靜靜觀賞。距離偉大,只有這么近的距離,所以我是幸運的。
來源:老遲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