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莊村人多長壽
摘要:□晚報記者 許靜 文/圖近日,記者來到確山縣留莊鎮汪莊村采訪。臨近中午,風和日暖,禾黃樹綠,屋舍儼然。家家戶戶的庭院里,停放著農機,圈養著牛羊,晾曬著谷穗和玉
□晚報記者 許靜 文/圖
近日,記者來到確山縣留莊鎮汪莊村采訪。臨近中午,風和日暖,禾黃樹綠,屋舍儼然。家家戶戶的庭院里,停放著農機,圈養著牛羊,晾曬著谷穗和玉米,四周環境看上去安靜而祥和。看得出,這是一個靠土地和農耕養育起來的村莊,是天中大地上一座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村莊。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鄉的融合,村中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只剩下老人、婦孺守家,村子里略顯得冷清罷了。
然而,汪莊村又是與眾不同的,這里的人都健康、長壽,極富生命力,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這正是記者的興趣所在,也正是記者此行采訪的目的。
據留莊鎮汪莊村黨支部書記田建華介紹,汪莊村共有170余戶人家,據2015年統計,全村有百歲老人3人,全鎮所有的百歲老人都在汪莊村。 80歲以上老人83人,是全鎮80歲以上老人的四分之一。村民平均壽命90歲,比國家公布的河南人平均壽命高15歲。這個村還是有名的無癌村,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得過癌癥。這一現象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
102歲的陳事老人喜愛做家務。
兒媳婦李平在給陳事老人梳頭。
遺憾 王卯不幸去世
記者這次到汪莊村采訪,頗為遺憾。村民告訴記者,汪莊村106歲的老人王卯已于今年8月29日不幸去世。這真是一個令人感傷而遺憾的消息。記者在和王卯老人的兒子汪全聊天中得知,老人是在29日中午在家中吃飯時無疾而終、安詳離世的。
提起母親,汪全仍然難抑悲傷。他從屋內捧出母親的遺像對記者說:“母親一生勤勞,吃盡了苦,受盡了累。她總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母親也常教導我們要和鄰里和諧相處,不要惹是生非……”
據汪全介紹,他母親自幼家庭貧困,這也造就了老人堅強的性格。老人年輕時一個人可以做幾個人的活。隨著老人年齡的增大,兒孫們都不讓她下地干活了。被取消了“下田干活”的資格后,老人仍然閑不住,掃院子、洗衣服,還不時地警告家人:“你們不準讓我光吃不干活兒。”
老人的兒媳婦羅葉內說,婆婆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掃院子,每天天還沒亮就聽到院子里掃地的聲音。如果實在沒活干,老人就拄著拐杖在院子里轉悠,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婆媳關系在中國人的各種家庭關系中大概是最微妙、最復雜的,但王卯和兒媳婦、孫媳婦的關系都處得很好。
2011年的一天,王卯老人掃地時不慎摔倒,一躺就是三個月。這讓老人家非常懊惱。其間,羅葉內悉心照料老人,為老人梳頭、洗衣、端屎端尿,一點兒也不厭煩。一生樂于奉獻的王卯老人,如今讓兒媳侍候,卻覺得很難為情。
記者問羅葉內長年侍候老人是否厭煩時,羅葉內爽朗地笑了,說:“不煩不煩,誰都有老的時候。我媽一生辛苦,也該享享福了。”說到這里,羅葉內又夸起自己的兒媳婦來。她說兒子和兒媳長年在外打工,總是隔三差五地打電話詢問奶奶的情況,兒媳婦每次回來都要給奶奶洗臉、洗腳、修剪指甲,然后攙著奶奶在院子里散步。
講述中,羅葉內突然想起了什么,雙眼蓄滿了淚水。她說,婆婆一直沒病沒災,身體硬朗。去年老人家過生日時,親戚朋友都來賀喜,院子里擺了十幾桌壽宴,仍然坐不下。老人也很享受這種五世同堂、兒孫繞膝的幸福,笑得合不攏嘴,今年咋說走就走了呢?
欣慰 陳事平靜地享受生活
陳事老人生活在汪莊村王莊。記者來到她家時,陳事老人正坐在院子里曬太陽,手里還握著一根木棍,不時地抬起,驅趕偷吃庭院里晾曬著的玉米的雞鴨。陳事老人臉上的皺紋縱橫如溝壑,滿頭白發,面部表情卻純真如孩童,看上去挺精神。那雙干枯的雙手在百年的光陰里儲蓄過多少力量,經歷過多少滄桑,已無人能知曉。
據陳事老人的小兒子、今年62歲的王天福介紹,母親和父親從來沒紅過臉、吵過嘴。早些年父親去世,母親便跟隨自己生活。老人一生生養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早已是四世同堂了。兒孫都對老太太言聽計從、非常孝順,尤其是孫子王文超十分懂事。他東北大學畢業后留在北京工作,不管有多忙,每逢節假日都會回來看望奶奶。老人的性格溫和善良,從不和別人發生爭執。現在老人身體尚好,只是聽力、視力減退。
陳事老人的兒媳婦李平說,婆婆很善良、平和,從來不說人的是非。他們一大家子幾十口人相處融洽、其樂融融。這與老太太上下斡旋很有關系。老人平時勤于走動,恬淡處世,還常和重孫一起嬉戲玩耍。
李平對記者說:“婆婆這輩子很不容易,養老扶幼,家里地里,四季不閑。也可能得益于這些吧,婆婆身體非常硬朗,很少生病。即使偶爾身體有些不適,她也不愿去看醫生,不愿吃藥更不愿打針。婆婆常說,莊稼人,誰沒個小病小災、頭疼腦熱?身子有了毛病,喝碗稀飯,睡一覺,出一身汗,自然就好了。去年夏天,婆婆突然拉起了肚子,吃燜蒜面、喝稀飯,偏方用盡了,也不見好轉。家人急了,硬把老人拉到鎮衛生院,輸了兩天液,病才慢慢好了。醫生說,婆婆得的是急性腸炎,多虧來醫院了,不然,十分危險。可婆婆說,‘都怪你們,讓我多花錢、白受罪。不來醫院,病照樣會好,說不定還好得快些呢!’你看看,婆婆就是這樣犟!”
陪同記者采訪的王莊村的王隊長說,陳事老太太是個熱心腸,鄉親們誰要是到她家來,她就高興得小孩兒似的,敬煙獻茶,忙前忙后地招待。外鄉人路過村子向老太太問路,那算找對了人。她說得一清二楚,還忙著給人家帶路。村里的電表箱安裝在老太太家的墻上,電工來查表收費,附近人家的狗會狂吠,很嚇人。每當這時,老太太都會拿起棍棒,邁著小腳,顫巍巍地跑過來攆狗,還對人家說:“別怕,有我呢,它們不敢咬你!”
為什么汪莊村的長壽者多
為什么汪莊村的老人能長壽?首先是家庭和諧、子女孝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記者發現,在汪莊村每戶人家中,老人不論由誰照顧,也不論有幾個子女,關系都非常融洽,老人生活得很幸福。村支書田建華告訴記者,鎮里村里都注重村民的傳統倫理道德教育,每年都評選好媳婦、好公婆,并進行表彰。如今,在村里尊老愛幼、孝敬老人、鄰里和睦蔚然成風。
其次,人們熱愛勞動、心態平和。自古以來,汪莊村人就非常勤勞,即使是老人也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身體在勞動中也得到了鍛煉。汪莊人善良寬容,講究勤勞致富、崇尚以和為貴。由此,淳樸民風代代相傳,居住在這里的人們心情舒暢、其樂融融。
最后,山清水秀、環境優美。老區山好水美,氣候宜人。留莊鎮更是水質優良、土壤肥沃、空氣清新。留莊鎮地處平原,國土面積124平方公里,南靠老君山,北依溱頭河,境內水資源豐富,有4座小型水庫,726個大塘,薄山水庫南干渠自西向東穿境而過,自流灌溉面積達8萬畝。水中含有豐富的硒元素,澆灌滋潤出來的莊稼對人體極為有益。
確山縣留莊鎮黨委書記侯建偉非常自豪地說,據權威人士分析,汪莊村人長壽,和他們長期吃富硒大米和其他富硒農作物也有一定的關系。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大力推進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特別是富硒、富鋅農產品生產,建立了萬畝生態農業示范園。汪莊村是傳統的農業村落,農民世代以種植農作物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花生等。2014年,成功種出了富硒大米。經農科院檢測中心檢測,硒含量達到358ug/kg,高于國家規定的富硒標準40ug/kg將近10倍。
侯建偉說,目前鎮領導正在研究擴大種植面積,爭取在不遠的將來,會將讓更多的人們吃上富硒、富鋅大米,讓更多的人健康長壽。
暮色降臨,告別汪莊村,記者心中只有一種感覺:這真是一片神奇的令人向往的土地。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