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訪旅游中促進“人心相通”
摘要: 圖為位于俄羅斯莫斯科的成都旅游體驗中心。 王 效攝 &ld
![]() |
|
圖為位于俄羅斯莫斯科的成都旅游體驗中心。 |
“準備好了嗎?準備好我們就開始吧!”雖然中文說得很流利,但記者眼前的這位說話者卻是棕褐色頭發、藍眼睛的俄羅斯人。作為俄羅斯國家旅游署副署長,尼古拉·科羅廖夫更在意的是“一帶一路”下的民心相通。而旅游是促進兩國人民交流的重要方式。
去年5月2日,成都開通中國西南地區首條直飛莫斯科航線。利用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俄羅斯旅客可乘坐川航航班,經成都中轉至墨爾本、普吉、三亞等熱門旅游目的地。國內旅客也可借助川航莫斯科航線中轉至北歐、東歐等地觀光游覽、商務洽談。
尼古拉·科羅廖夫以數據說明,2016年上半年,莫斯科機場接待了10.5萬人次中國免簽游客,今年旅游季,從成都來了50多個航班,422個免簽團體,有1.4萬人次旅客,占中國游客總量的13%。今年9月,已經預訂325個旅行申請。
“四川是人口大省,是一個有趣的地方。成都有很多景點,有大熊貓、有絲綢。”不久前,尼古拉·科羅廖夫去了四川成都、宜賓,在他看來,成都的潛力巨大,“希望能把旅客量提高到幾十萬人次。”對比數據,將增加數十倍。
尼古拉·科羅廖夫認為,成都與莫斯科合作良好。在2015年莫斯科秋季國際旅展上,成都以“天府之國·夢幻之旅”為主題,推出成都旅游新形象。尼古拉·科羅廖夫曾現場參觀。
尼古拉·科羅廖夫甚至化身成都旅游“代言人”,“一定不要忘了川菜,四川的茶葉也很好。”他甚至設想,“我有一個想法,比如是否可以將成都作為喀山到中國的樞紐,開通成都到喀山的直航。”
在俄羅斯聯邦旅游署,這樣的“代言人”并不少,副署長斯科雷羅曼·彼得洛維奇的助理尤利婭今年5月剛剛去了成都,她拍攝的茶藝、變臉、太極等等在“朋友圈”引起大量點贊。
事實上,俄羅斯在促進中國旅客赴俄游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比方說增設新航線,讓中國更多地區的游客能夠直飛俄羅斯。比方說推進再保險政策,在中俄的保險公司簽署協議后,中國游客在購買中方保險公司的境外旅游險后,能夠同時獲得一份俄方公司的保險,享受旅游期間的免費醫療服務。
此外,尼古拉·科羅廖夫還提到,支付體系的改進也是適應吸引中國游客的重要方式。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論莫斯科市中心的百貨商店,還是機場免稅店,懸掛中文標識、聘請中文導游的現象頗為常見。而“使用銀聯將享受10%優惠”的廣告標語更是對中國游客充滿誘惑力,提升了大家在俄羅斯消費購物的意愿。
而在莫斯科河畔,中餐廳莫斯科陽光會館人流如織。
今年4月25日,成都旅游莫斯科體驗中心在這里掛牌,同步啟動美食周活動,回鍋肉、宮保雞丁、麻婆豆腐、水煮魚、缽缽雞等地道川菜,為俄羅斯提供了一個了解四川、了解成都的窗口。
“這3年來,每年營業額增加60%。”體驗中心相關負責人田川表示,現在,餐廳每天的流水能達到100萬盧布,“90%是俄羅斯人。”
體驗中心同樣是成都產業西進的集結地。每個月田川至少會接待2-3個商業團,來自成都的企業家、投資者來俄考察、參與商業活動等,常常選擇這里作為窗口。隨著蓉歐快鐵的開行,兩地商務合作逐年增多,反映到田川這里,“每年增加30%左右。”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中哈之間。采訪中,哈薩克斯坦外交部部長助理葉爾蘭·米勒曼諾夫表示,期待與成都合作的另一個重點,是旅游業。據介紹,明年是中哈旅游年,哈薩克斯坦計劃接待100萬左右的中國游客。為此,外交人員服務局專門打造了一個專業接待組織,還組織了漢語培訓。
本報記者 柴逸扉
(責編:劉佳、連品潔)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