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領跑中國幸福產業
摘要: 美麗中國一瞥
![]() |
|
美麗中國一瞥 |
![]() |
|
外國游客在中國 |
![]() |
|
|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致辭中明確指出: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快速發展,既拉動了消費增長,也促進了消費升級。
旅游,又一次被高規格定位。在5月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開幕式上,總理就指出:旅游由少數人的奢侈消費變成普通百姓的必需消費。旅游業是中國培育發展新動能的生力軍。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把旅游列為消費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
總理今年對旅游的多次關注,凸顯了旅游業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日益重要的功能與作用。
旅游帶來幸福感
“老媽和幾個好朋友從長春先到北京、再去上海、再到南寧,最后去越南,一路坐火車旅行,二十多天時間從東北玩到了國外。老人們玩得高興開心。”在北京工作的鄒女士日前為母親安排了一次豐富的旅程。像鄒媽媽這樣剛退休的老年人,很多已將旅游視為晚年幸福生活的必需品。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說,旅游對于提高人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對幸福的思考和追求始終是個重要命題。從歷史來看,不管西方文明,還是中國文化,都有將旅游與幸福聯系在一起的傳統。中國人自古就有旅游的文化傳統,先賢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旅游名篇佳作。
但過去由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等條件所限,能去旅游的人畢竟是少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居民收入不斷增加,交通條件日趨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外出旅游。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旅游由少數人的奢侈消費變成普通百姓的必需消費。
有調查顯示,世界上所有的消費形態中,旅游是最體現人們的生活心態的,也是幸福感最強的。如今,旅游是中國人度假休閑的首選,是獲得幸福感最重要的途徑之一。每逢節假日,國內外景區紛紛開啟中國游客“人山人海”模式,旅游已成為假期消費的“剛需”。
幸福產業是指精神文化層面,幸福產業的意義在于累積幸福感受,提升居民幸福感。而旅游能最好地滿足人們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和服務體驗。由此可見,把旅游作為幸福產業之首是恰如其分的。
旅游創造美麗環境
旅游不但能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幸福感。旅游業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繪制美麗的過程,為人們創造出美麗的環境。旅游業資源消耗低,污染少、可循環發展,是世界公認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產業。
“真是令人驚喜,杭州變成了真正的旅游天堂,整個城市就是一個風景區,旅游已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美國人Tommy對杭州的最新印象。前不久,他跟朋友再游杭州西湖,住在白樂橋民宿,吃著最本土的杭幫菜肴,租騎一輛公共自行車轉了大半個西湖,一張門票都沒有購買。旅游,使杭州整個城市變成一個大景區。游客、市民樂享美麗的環境。
在今年初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提出了發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就是要改變景點景區內外“兩重天”的格局,將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來建設,實現景點景區內外一體化,人人是旅游形象,處處是旅游環境。
蘇州市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提出“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把整個城市作為最大景區、最美旅游目的地整體建設。多業融合,跳出旅游看旅游,旅游發展同工業、農業、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
走進海南省瓊海市,仿佛來到一個“城在園中、村在景中、人在畫中”田園式的大景區。全市通過田園小道、景觀通道、慢行車道等配套設施,把景點、公園、村莊、民居風情、生態景觀等串聯起來。這個大景區沒有邊界、沒有圍墻、沒有門票,主客共享、居旅相宜,農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市民感受鄉村田園氣息,農民享受城市生活品質。
旅游產業構筑幸福基石
旅游,可以讓每個人獲得幸福感;旅游,可以讓每個地方變得美麗。旅游作為一個幸福產業,其發展速度和產業規模,足以令人們對旅游業充滿信心。
中國旅游業正處于黃金發展期。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數據顯示,自2012年起,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費國,對全球旅游收入的貢獻年均超過13%。2015年,中國國內旅游超過41億人次,支出額占居民消費支出10%,入境旅游1.3億人次,出境旅游1.2億人次,旅游收入4萬多億元。中國旅游產業對GDP綜合貢獻超10.8%。
中國正進入“大眾旅游”時代,旅游業與110多個行業相關、融合發展,具有很強的跨行業帶動作用,對餐飲、住宿、民航、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都超過80%,可謂“一業興,百業旺”。
旅游業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舞臺。2015年,中國旅游業直接就業人數近2800萬人,加上間接就業總計吸納8000萬人就業,約占全國就業總數的10%。
旅游業是拉動消費、投資、進出口三駕馬車的重要引擎,是推動中國供給側改革的新增長點。自2014年起,中國城鄉居民的旅游消費增速連續高于全國GDP增速,其中,2014年旅游消費的總額突破3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過去5年,旅游業投資年均增長40%,去年突破1萬億元。2015年旅游進出口總額達到2181.5億美元,占到服務進出口總額的32%。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依表示,中國目前所展現的旅游消費能力僅僅是其潛能一小部分,中國市場仍然具有巨大增長潛力。
同時,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供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發展空間,培育新的增長點,實施“旅游+”,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工業旅游、文化旅游、養老養生游,并與“互聯網+”相結合,構建旅游產業新體系,提升旅游需求要素供給的質量和數量,夯實幸福產業的基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