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華親筆信背后的故事
摘要:在泌陽縣馬谷田鎮肖嶺村槐樹莊村民組,村民周保貴家里保存有兩封老一輩革命家王國華的親筆書信。2016年3月25日,記者專程來到周保貴家,見到了這兩封1954年王國華寫給靳張氏和靳萬祿的書信,聆聽了周保貴講述的這兩封書信背后的故事。
□晚報記者 王仲華 通訊員 王有震 文/圖
在泌陽縣馬谷田鎮肖嶺村槐樹莊村民組,村民周保貴家里保存有兩封老一輩革命家王國華的親筆書信。2016年3月25日,記者專程來到周保貴家,見到了這兩封1954年王國華寫給靳張氏和靳萬祿的書信,聆聽了周保貴講述的這兩封書信背后的故事。
周保貴在看王國華的書信。
毛澤東主席簽發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王國華寫給靳張氏的書信。
書信緣于申報革命烈士
據周保貴講,他的姥爺靳九興是泌陽縣王店鎮靳莊人,1936年參加紅軍地下游擊隊,還入了黨,后編入紅軍第四軍第八團。靳九興兄弟9個,排行老四,王國華、仝中玉他們稱呼其為“四哥”,后于1937年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
《泌陽縣志》記載:靳九興,男,1900年生,王店鎮靳莊人。1936年參加革命,游擊隊戰士,1937年犧牲。
解放后,周保貴的姥姥靳張氏為了給靳九興申報革命烈士,想到了當年在一起打游擊的王國華、仝中玉、周駿鳴等人,因為只有他們才能證明靳九興是為革命斗爭而犧牲的。于是,靳張氏托人給王國華寫了一封信。
周保貴家保存的第一封王國華的回信內容也說明了這一點。
靳張氏:
您好吧!
來信收到后,因時間久未取得聯系,又因長期不在一起,詢問之事,有些記不清了,請您隨后來信,將詳細情況及姓名說明,以便回信證明,望速來信。
祝您身體健康!
王國華
二月二十六日
來信寄青島市居關路十一號甲即可
而第二封信是王國華寫給周保貴的大舅靳萬祿的。信的內容是:
靳萬祿侄:
證明信已寫好,請持信登記為盼。
祝你全家安好!
王國華
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家人領到光榮紀念證
周保貴告訴記者,有了王國華的證明信之后,他的姥姥靳張氏和大舅靳萬祿、母親靳萬榮就持證明信到相關部門進行了登記。
1957年,靳張氏終于領到了由毛澤東主席簽發的、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
其內文是:
查靳九興同志在革命斗爭中光榮犧牲,豐功偉績永垂不朽,其家屬當受社會之尊崇。除依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人犧牲病故褒恤暫行條例》發給撫恤金外,并發給此證以資紀念。
這張“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在周保貴的姥姥、母親相繼去世后,一直由周保貴保存。雖然2014年9月4日,周保貴領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換發的“烈士證明書”,但他復印的幾張1957年頒發的“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卻一直珍藏在身邊。
母親小時候為姥爺放哨
周保貴說,他很小的時候,母親靳萬榮就給他們講姥爺參加鄂豫邊紅軍游擊隊的故事,以及她為大人站崗放哨的情景。
靳萬榮告訴周保貴,1927年王國華、周駿鳴、仝中玉、張星江等老一輩革命家開始在泌陽張樓、靳莊一帶活動,1935年8月在焦竹園組建鄂豫邊省委。他的姥爺是1936年在泌陽縣王店鎮靳莊參加的鄂豫邊紅軍游擊隊。當時,這些參加革命的男男女女,白天各自干各自的農活,一到夜晚便聚集在一起商量事情。而那時她只有12歲,姥爺靳九興每到晚上召集革命者開會時,就派她到村南邊的一棵大桑樹旁站崗放哨,發現有人進村馬上跑回家告訴家人。
由于母親還是個小孩,個子也不高,為了看得更遠,她每次都爬到那棵大桑樹上往遠處看。有一次晚上10時,王國華、仝中玉、周駿鳴等人都在姥爺家商量開展革命斗爭的事,母親和姥姥兩個人則在村南的大桑樹旁放哨。因明月當空,站在樹上的母親看到遠方有個黑影正朝村子走來,就讓姥姥守在原地,她跑回家給姥爺報信。等眾人散去,她去接母親時,才發現是個討飯的。
游擊隊員平氏廟會奪槍
據周保貴講,從他記事起,除母親向他講姥爺等游擊隊員的故事外,他的姥姥靳張氏也不斷地向他們這些晚輩講解放前的事。特別是姥爺靳九興和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員平氏孤峰山廟會奪槍的故事,至今讓他記憶猶新。
記者從1935年8月時任中共泌陽縣委書記張旺午的有關回憶文章中,也看到了平氏孤峰山廟會奪槍這段歷史。
游擊隊員剛吃完飯,突然村西響起了激烈的槍聲。張星江、周駿鳴、牛德勝、馬長富4人,拖著敵人兩個連的兵力,邊打邊撤。撤到半山腰時,張星江大腿負傷,牛德勝立即背著張星江邊跑邊回擊。張星江見情況危急,掙扎著從牛德勝身上滾下來,強忍傷痛斷后阻擋敵人,直到英勇犧牲。
游擊隊進行戰斗前訓練
據泌陽縣相關資料記載,1936年8月,鄂豫邊紅軍游擊隊已發展到30多人,并有20多支槍。
在泌陽縣高店鄉西南,有一個村子叫八門莊。八門莊是泌陽南部李姓大戶的第八個駐村,是大門莊、二門莊……九個村子中較大的一個寨子,寨墻又高又厚,上面布有鐵絲網,網上系著牛鈴鐺,四座炮樓里住著武裝保丁。這座魔窟的頭子就是臭名昭著的李天修,號稱李十少。他豢養著一幫守寨的保丁,擁有長短槍二三十支,反革命氣焰十分囂張。
游擊隊在寨內的內線,沒有找到攻寨的時機,打八門莊的事一拖再拖。因李天修有手提沖鋒槍,南北寨門上有門樓,四面又有炮樓,紅軍游擊隊沒有把握以強攻取勝。
為此,紅軍游擊隊制訂了周密的計劃,并在銅山溝進行了爬墻蹬梯戰前訓練,等待時機攻寨。
里應外合攻下八門莊
進入8月,小雨就不停地下,很多秋莊稼都霉在地里。到下旬,連下幾場大雨,把八門莊寨東墻沖了個大豁子。內線將這一情況傳給了游擊隊。
進寨之后,牛德勝帶領隊員把東炮樓的敵人堵在里邊,繳了他們的槍。隨后,陸陸續續進寨的隊員迅速占領了其他炮樓、門樓。在內線的帶領下,牛德勝和周駿鳴隊長帶游擊隊員,很快包圍了李天修的大院。這時,李天修手提沖鋒槍從屋內竄出 。由于他慌亂中安反了子彈匣,槍沒打響,周駿鳴一槍要了他的命。
八門莊戰斗是紅軍游擊隊“化零為整”的第一仗。此次戰斗摧毀了圍寨武裝,繳獲步槍3支,手槍和沖鋒槍各一支,同時還繳獲了一批物資。這次戰斗威懾了泌陽、桐柏兩縣交界處幾十公里的土豪惡霸,鼓舞了廣大群眾,大震了游擊隊的聲威。
路上被人跟蹤并遭殺害
提起姥爺靳九興犧牲的情況,周保貴記得非常情楚。他對記者說,他的姥姥靳張氏、母親靳萬榮生前多次給他講過姥爺靳九興犧牲的情況。
1936年8月的八門莊戰斗之后,靳九興所在的游擊隊不斷發展壯大,他們在仝中玉、王國華、周駿鳴等人的帶領下,于1937年先后在泌陽、確山、桐柏進行革命斗爭,有力地打擊了當地地主武裝和國民黨軍隊的囂張氣焰,而地主武裝和國民黨反動派卻對游擊隊恨之入骨。
八門莊戰斗之后,仝中玉、王國華、周駿鳴等人多次在王店鎮與高邑鄉交界的馬寺廟開會,商討下一步游擊隊的工作和斗爭方向。同時,讓靳九興等當地人秘密在泌陽張樓、靳莊一帶發展革命隊伍,組織這一帶的游擊隊員開展革命斗爭。
1937年6月,靳九興跟隨仝中玉、王國華、周駿鳴等人到確山竹溝一帶開展游擊戰爭。
靳九興騎馬急匆匆地往靳莊趕,一路上,他沒有察覺到已經被國民黨反動派跟蹤。當靳九興走到靳莊村外時,突然,“砰、砰、砰”幾聲槍響,靳九興還沒有來得及反抗,就被跟蹤的敵人殺害。
第二天,得知靳九興在返家途中被被國民黨反動派暗殺的消息后,仝中玉、王國華、周駿鳴等游擊隊領導從確山竹溝一帶前往靳莊,把靳九興的遺體抬到墓地進行了安葬。
周保貴對記者說,1990年3月10日,他陪同母親靳萬榮到鄭州市金水區正四街8號的河南省直干部休養所,看望了在此居住的仝中玉。仝中玉特意挽留他們母子在鄭州玩了兩天。臨別時,仝中玉還寫了一份加蓋本人印章的證明:“靳九興,中共黨員,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被敵人殺害而犧牲。仝中玉,1990年3月12日。”只可惜,周保貴一時記不起把這份證明放在了什么地方。
幾年前,為了讓后人緬懷這位先烈,泌陽縣人民政府又在靳九興的墓前立了碑。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