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生死顰笑間 寵辱不驚是贏家
摘要: 為了黃金,人什么都做得出來。呵,該詛咒的黃金欲!——古羅馬詩人維吉爾 “即便是愛因斯坦,也不可能預測一周或者一年之后黃金價格的位置。”

為了黃金,人什么都做得出來。呵,該詛咒的黃金欲!——古羅馬詩人維吉爾
“即便是愛因斯坦,也不可能預測一周或者一年之后黃金價格的位置。”被稱為黃金帝國教主的Barrick黃金集團主席Peter Munk對自己一生的努力給出了如是注腳。作為投資“圣杯”,黃金市場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2015年10月以來的“猴跳”行情,讓眾多市場參與者體會到黃金光芒的捉摸不定——金價上躥下跳帶來的不僅不是機遇,而是更多的痛苦——多頭和空頭被輪番鞭笞。在中國農歷新年期間,黃金反彈幅度之大遠超投資者想象。200美元的反彈,如果能夠在低點做多,一定能賺的盆滿缽滿嗎?沒那么簡單。
“在去年12月初觸及近六年低點后,黃金低位震蕩一個月有余,沒有耐心的投資者恐怕熬不到后來的好時光。”有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當然最慘的還屬曾經堅定看多卻在黃金大漲前減倉的投資者,著名的黃金多頭保爾森正是其中之一。
成功的黃金投資者,恐怕也要具備黃金的屬性:一是熔點高——真金不怕火煉,黃金能夠經得起一千多度的考驗,投資者要經得起暴漲暴跌的洗禮;二是延展性強——1克黃金可以拉伸到4000米,投身金市的人也要能夠承受時間的折磨。
壓箱底思路買黃金 中國大媽很淡定
2013-2014年,“中國大媽”曾3次搶購黃金,當時金價在每盎司1200-1350美元之間。而截至北京時間1月21日22:00,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報價為每盎司1226美元。
中國黃金協會注冊的高級黃金投資分析師、中盛中天首席分析師周智誠介紹,年輕時貧困、現在正奮力補償自己的中國大媽們主導的最大一波搶金潮發生在2013年4月。當時,國際金價在每盎司1300美元左右,北京多家著名金店存貨幾乎都被搶光了。2015年12月3日,國際金價一度跌至低點每盎司1046美元。
“與2013年4月相比,大媽們眼光不太靈光,浮虧了30%左右。”但周智誠安慰說,大媽們也不用難過傷心,當時她們多數買的是金條,或大克數的黃金首飾,只要一直拿在手中不賣,就不會發生真正的虧損。“如果能夠耐心拿上20年、30年,盈利會相當可觀。”
財經專欄作者,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說,2013年中國大媽搶金一度震驚世界。但從數據上看,非理性搶金的部分實際上并不多,整體為200噸左右,平均持有成本在每盎司1250美元至1400美元之間。但隨著金價的反彈,中國大媽并沒有將手頭的黃金拋向市場,反而在春節期間再次出現搶金潮,這一方面說明中國大媽主要還是本著長線持有,用壓箱底的思路購買黃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民間黃金需求依然非常大,離達到飽和還有很大空間。相比持有一只股票動不動就出現10%漲跌幅度相比,2013年中國大媽搶金當中,一部分已經基本解套,而套得最多的也不過15%左右,風險并不是很大。
周智誠還建議,中國大媽也可以投資與黃金有關的其他品種,如礦業股票等。春節期間,國內股市停盤,國際金價快速上漲,2月11日最高沖至每盎司1263美元。2月15日國內股票市場開盤,黃金概念股全線上漲。如果節前看準行情而提前埋伏在黃金概念股中,短期收益相當可觀。“買入黃金股票,其實相當擁有了黃金現貨的權證。”他說。
華爾街股神倒在黎明前 產金企業最受傷
擁有全球第三大對沖基金公司Paulson & Company的億萬富翁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是美國次貸危機中的最大贏家。他曾在那次金融危機中大肆做空而獲利,因此被人稱為“華爾街空神”。他也是著名的黃金多頭。
世元金行研究員蘇向輝介紹,2010年他因大額押注黃金上漲,大賺50億美元。當時,保爾森的公司Paulson & Company擁有相當于96噸黃金的有價證券。由于2010年黃金價格上漲將近30%,他也因此大賺。但事實證明,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2014年,因黃金價格下跌,其旗下的對沖基金虧損27%,單單第三季度就損失約1.21億美元,因其連續五個季度保持SPDR黃金ETF份額不變。更可悲的是,保爾森卻在2015年第四季度大幅削減其SPDR的持股,倒在了2016年新年金價暴漲的黎明前。
周智誠透露,金價大跌行情中,相對而言,最受傷的并不是中國大媽們,而是眾多黃金礦業公司。因全球范圍內的礦業公司金礦品位不一,企業生產管理水平也有差別,金價大跌時往往造成規模中小、品位不高的礦業企業停產甚至破產倒閉。對持有黃金實物的老百姓來說,雖有一定不良影響,但只要耐心拿在手中,在某一時刻投資價值最終會體現出來,這一點也不同于股票投資。
肖磊也認同這一說法。“從國際市場來看,上一輪金價大跌,主要虧損的是各類產金企業,整體產金企業的利潤大幅下滑,2013至2014年全球主要黃金礦產企業整體利潤下滑幅度接近50%。”他說,另外以保爾森等為首的死多頭在本次金價的下跌中也損失慘重,2013年虧損最多時一度超過10億美元。保爾森雖然堅定看多黃金,但就在此輪反彈之前的,保爾森的對沖基金減持了37%的SPDR黃金ETF持股,而今年至今金價已經上漲了超過13%,保爾森縱然判斷正確,但也沒能拿得住。
說一套做一套 國際投行頻遭冷嘲熱諷
國際投行等大金融機構一直在國際黃金市場上呼風喚雨。2013年國際金價出現罕見暴跌行情,就是因為美林銀行交易部門拋售了1000萬盎司的實貨,國際金價瞬間從1500美元跌至1300美元,并導致上海T+D市場跌停。
業內人士透露,這些投行最擅長的手法就是唱空做多或唱多做空。還有投行根據自己的投資步伐,頻繁改變觀點。
蘇向輝分析,2013年4月那場黃金暴跌慘案與高盛等金融寡頭的集中做空難脫干系。事實上,金價被機構操作的說法屢見報端。排除這種“陰謀論”的猜測,大機構做空黃金是顯而易見的。高盛在那場金價暴跌慘案中賺得盆滿缽滿。當時華爾街還都在盛傳索羅斯也參與到了其中。有數據表明索羅斯在2013年2月份退出了黃金ETFs。根據披露的Q4備案文件,截至2012年年底,SPDR Gold Trust持倉削減55%,僅剩下600000股。索羅斯是那種“房子里最聰明的家伙”,提前鎖定了此前牛市的利潤。而且索羅斯在暴跌前(2013年4月4日)接受采訪時沒有提到任何對黃金的交易,他透露了對于黃金“避險地位已經被毀滅的觀點”。
“每次當高盛建議客戶去做一件事的時候,高盛自己卻反其道而行之。”有境外媒體稱。就在今年年初,由于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不斷加劇,六周之后,高盛就宣布之前推薦的2016年6大頂級交易中有5個交易已經“流產”。
有趣的是,相關媒體報道稱,上一次高盛看多銀行股是在2015年11月份,屬于高盛2016年六大頂級交易中的第五項——做多美國大行銀行對標普500指數,然而早在2016年1月11日就被止損了。
有市場人士稱,當高盛勸說客戶購買黃金時,實際是在做空黃金。高盛與全球各國央行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今該行可能正在積極買進任何形式的黃金,包括紙黃金和實物黃金,而其客戶則不得不賣出黃金。
高盛還是一家改變觀點最頻繁的投行。2016年2月10日,高盛放言“從長遠看,金價上漲還得延續一段時間”。然而,僅僅5個交易日之后的2月17日,高盛突然改口建議客戶做空黃金,并且喊出金價將重回1000美元的悲觀論調。周智誠說,對于黃金投資者來說,大投行的言論建議等只能作為參考,切不可全信。他們的觀點甚至是反向指標。
黃金為王時代來臨 長線投資方是金
巴菲特說,只要人類社會存在,他就會窮盡一生去守候(投資價值的出現)?,F在來看,投資黃金亦如此。
2013年黃金暴跌28%,2014年微跌1.76%,2015年又跌去10.4%。但摩根大通稱,目前黃金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美聯儲轉向更為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美元走軟都有利于金價上揚,這也是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的征兆。
實際上,近三年來黃金價格出現了5次反彈行情。據分析,5次反彈行情的共同點在于,都是隨著美國經濟波動而引發,并因債務風險和地緣政治危機而發酵;不同處在于,事件發生的頻率和時間點不一樣。此次美國貨幣政策波動急轉直下,風險集中釋放,金價反彈的幅度超過前四次行情。
短期而言,金價自今年的高點已回落5%,但主要原因還是前期上漲過快所致,目前看主要機構沒有拋售跡象,紐約期貨市場上黃金凈多頭依然占絕對優勢,投資者沒必要過度擔心。肖磊認為,如果本輪入場的投資者是在最高點1260美元上方持有的,短期看已被套5%,但黃金作為一個適合長線投資的品種,5%的風險并不是很大;如果在回調后擇機加倉,將成本拉低至1200美元左右,本輪踏空的投資者,到今年年末的時候,反而可能會成為大贏家。
此外,隨著中國黃金市場的不斷發展,黃金投資產品已非常豐富。但肖磊建議,很多投資品種已經具有較強的衍生性風險,比如黃金期貨、期權等產品,不過更多的黃金投資產品還是比較適合大眾投資者的,比如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黃金ETF,實際上跟買賣股票一樣方便,份額背后也有實物支撐。銀行紙黃金也比較便捷,手續費較低,但不能提取實物,只能做價差收益。金飾品由于溢價較高,大概高出基準金價超過20%,如果不考慮消費需求的話,金飾品單純的投資屬性相比純投資性金條來說要差很多,但金飾品跟其他消費品相比,其保值能力非常強,既滿足了消費需求,長期看不會因為使用時間過長而價值消失,又滿足了保值需求。
黃金能夠抗通脹不是偽命題
“黃金作為保值工具,自古以來有著可以抵御通貨膨脹的作用。”興證期貨副總經理鄭智偉昨日表示,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社會上有些不同的聲音,認為黃金不可抵御通貨膨脹,這其實是對于黃金功能的一種誤解,沒有抓住黃金在抗通膨時的兩大特點,即不連續性和滯后性。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黃金投資在居民財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鄭智偉:在社會資產快速膨脹的中國,如何進行穩健有效的財富管理已經成為許多人關注的問題。大量的實證和理論都證明合理的資產配置能有效地降低財富管理的風險,提高財富的收益。目前,資產配置的幾種主要類型有貨幣市場工具、股票、不動產、固定收益證券和黃金及其他貴金屬等,而黃金憑借其獨特的性質伴隨著歷史的沿革逐漸形成了獨立性強、安全性高、容易流動變現等特點,不但具有相對于其他投資品在稅收上的優勢,還具有產權轉移上的便利性。
在財富管理中適當加入黃金資產的主要作用有三方面:第一,有利于增加資產組合的安全性、穩定性,可以有效對沖經濟周期風險、金融危機風險、地緣政治風險、信用貨幣體系風險以及戰爭政局動蕩危險等;第二,有利于保證資產的長期增值能力,在通貨膨脹和流通性過剩的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抵御信用類資產的貶值狀況;第三,有利于保持資產組合的流動性,便于轉移、資產轉讓和傳承。
我國是傳統的黃金生產和消費大國,黃金在我國居民的心目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喜好。近年來我國黃金投資市場發展迅速,產品創新進程加快,隨著黃金ETF和黃金國際板等相繼面世,我國也已連續多年蟬聯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現貨交易市場。但是目前由于黃金投資市場建設和黃金業務開展的時間相對于其他投資品種較短,投資渠道也相對單一,雖然一度有“黃金搶購”的熱潮出現,但基本都是由價格引起的短期跟風行為,缺乏全面系統的投資思路。同時由于社會民眾對于黃金投資的知識有限,多數投資者仍以黃金飾品為主要的黃金投資對象。因此總體來講黃金在居民資產配置中的比例還比較低。
事實上,我國今年來對黃金投資市場的開發建設力度是相當大的,國內黃金投資渠道已經逐漸多元化,門檻和手續流程也越來越低簡便。目前國內主要的黃金投資品種包括黃金T+D、紙黃金、實物黃金、黃金期貨和黃金股票等,各個品種均有其自身的特點。上海黃金交易所的T+D采用保證金方式進行買賣,帶有杠桿同時還具有做空機制。紙黃金是個人記賬式黃金,是一種賬面上的虛擬黃金,投資門檻低,交易方便。實物黃金包括金條、金幣和金飾,其投資門檻較高,流動性較差但不涉及其他交易成本。黃金期貨的風險較大,但是由于其杠桿較高,可以雙向交易,帶來的潛在利潤也較為可觀。黃金股票是指投資和黃金生產相關聯的公司,屬于間接投資,可以分享企業經營帶來的收益。目前金價在受到美聯儲加息打壓后,正處于歷史低位區間,長期來看具有升值的潛力。同時全球資本市場動蕩不安,各國經濟增速都在放緩,更是增添了黃金作為保值資產的吸引力??梢哉f,目前正是黃金投資市場發展的“黃金期”。
中國證券報:投資黃金能夠抵御通脹是個偽命題嗎?
鄭智偉:黃金作為保值工具,自古以來有著抵御通貨膨脹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社會上有些不同的聲音,認為黃金不可抵御通貨膨脹,這其實是對于黃金功能的一種誤解,沒有抓住其本質特點。
一般來說,黃金與通貨膨脹的關系主要有兩個特點,即不連續性和滯后性。首先,不連續性指的是,只有當通貨膨脹率超過經濟允許的范圍,黃金抗通脹的功能才會顯現。當通貨膨脹保持在3%以內,這是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正常通脹,人們一般不會對于物價上漲有著強烈的感知,金價此時與通貨膨脹的關系也較不明顯;而當惡性通貨膨脹出現后,投資者才會將注意力轉向保值資產,此時金價也將會出現較大的漲幅。并且兩者有著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即通貨膨脹越嚴重,金價上漲的幅度也將越大。其次,滯后性的意思是,一般而言往往只有在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物價的上漲開始真切影響到我們生活,這時人們才會意識到通貨膨脹的到來,也才會去尋找黃金等保值資產。也只有在這時,金價才會開始出現較為明顯的連續的上漲。通過對比近十幾年美國物價指數和黃金價格的走勢可以發現,兩者有著很明顯的一致性,都出現較為明顯的持續上漲。這也充分的說明了黃金作為傳統的保值工具,其抗通脹功能的存在。
所以,黃金抗通脹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并不是說我們隨時隨地買入一份黃金,放在那里幾十年,就起到了資產保值的作用。關鍵在于我們怎么去理解它,并在理解的基礎上去運用它來幫助我們進行資產的保值。
中國證券報:如何提高我國在國際黃金市場上的話語權?
鄭智偉:黃金市場作為金融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掌控其定價及話語權對維持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安全非常重要。目前我國金價仍然很大程度上受著國際金價的影響,只是倫敦、紐約市場的跟隨者,無法將中國黃金市場的供求關系傳遞到國際市場。我國近年來也一直尋求在全球黃金市場施加影響力,為了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獲得了明顯的進展,一方面取得了參與倫敦黃金定價的資格,另一方面在吸引國內外投資者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創新。
2015年6月16日,LBMA宣布中國銀行成為首家參與黃金定價的中資銀行,參與到每日兩次的黃金議價過程,隨后中國建設銀行也成為定價行,其他機構還包括摩根大通、豐業銀行、匯豐銀行、法興銀行、瑞銀、巴克萊,以及高盛等。倫敦黃金市場歷史悠久,倫敦金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黃金價格,是很多涉及黃金交易合約的基準價格,能夠影響到紐約及香港等重要黃金市場的交易。中國銀行成為倫敦黃金市場的直接定價會員,將能夠更好地體現中國黃金市場的供求關系,無疑為提高我國黃金話語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時,上海金交所近年來也是動作頻繁,先是在2014年開通了黃金國際板,首次允許登記注冊的外國投資者直接在上海金交所平臺上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合約交易,接著去年又與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合作開通黃金滬港通,從此香港黃金市場的投資者將無需再前往上海自貿區開立賬戶,即可直接參與內地黃金現貨交易。香港黃金市場作為全球五個主要的黃金交易中心之一,配合即將推出的人民幣黃金定盤,逐漸形成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民幣定價基準。
中國想要在國際黃金市場上更強有力的發出自己的聲音,仍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首先,需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打造好離岸人民幣市場。同時人民幣國際化也需要借助黃金的國際化,兩者相輔相成。其次,需加快推出人民幣黃金定價盤的推出,讓金價更能夠體現出國內的經濟和供需情況。最后,中國在黃金市場的信息公開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公開透明,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黃金市場對于國外投資者的吸引力。(記者 王超)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