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符合二孩政策夫婦超過40歲
摘要:衛計委:9000萬對夫婦符合二孩政策 50%超過40歲 昨天上午,國新辦就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
衛計委:9000萬對夫婦符合二孩政策 50%超過40歲
昨天上午,國新辦就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表示,我國80%以上的群眾希望生育兩個孩子,全面兩孩政策已經基本實現了群眾生育意愿和國家生育政策的統一,目前符合全面兩孩政策的夫婦達到9000萬對左右。
□要點
二孩政策出臺條件成熟時機適宜
當前我國人口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但仍處于勞動年齡人口充裕、社會撫養負擔較輕的人口紅利期,是啟動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有利時機。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說,從勞動力的角度,現在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也是一個比較適宜的時期。目前,我國正處在勞動力比較充裕的時期,2015年還有10個億的勞動力,再過五年還有9.9億勞動年齡人口,到2030年我國還有9.58億的勞動年齡人口,到2050年仍有8.27億的勞動年齡人口。現在的勞動力問題是總量過剩、結構性短缺。
王培安認為,從社會撫養負擔來看,國際上通行的一個指標,撫養比50%以內都還屬于人口紅利期,我們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還處在比較充裕的人口紅利期。歸納起來,我們現在還處在勞動年齡人口比較充裕、人口撫養的負擔比較輕、育齡人群開始減少的時期,這樣一個時期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是適宜的。
80%以上群眾希望生育兩個孩子
多次生育意愿的調查都反映出,我們國家80%以上的群眾都是希望生育兩個孩子,當然也有一些覺得一個就夠了,也有個別的希望生三個,所以絕大部分群眾都非常支持,90%以上都非常支持贊同我們國家的全面兩孩政策。
全面兩孩政策已經基本實現了群眾生育意愿和國家生育政策的統一,所以國家的各個部門都會采取相應的措施,把這個利國利民的政策,符合群眾意愿的政策,也符合我們國家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政策落實好。
符合政策夫婦60%年齡超35歲
我國符合全面兩孩政策的夫婦有9000萬對左右,60%是在35歲以上,50%是在40歲以上。政策實施以后,高齡孕產婦家庭明顯增多,發生孕產期合并癥、并發癥以及出生缺陷的風險增大。
針對各地婦幼保健資源分布不均衡、優質資源相對緊張的情況,衛生計生委將采取多項措施確保母嬰健康安全。
此外,目前我國產科兒科人才緊缺是一個突出問題。在教育方面要加強產科、兒科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在有條件的高校探索開設大學本科助產和兒科專業,加強相關專業的招生培養。在職稱評定、薪酬分配等方面都要加強對助產士、產科醫師、兒科醫師、護士等給予傾斜,改善在這些崗位工作的醫護人員的待遇,增加這些崗位的吸引力。
□釋疑
1二孩政策前的獨生子女獎勵政策是否延續?
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對政策調整前的計劃生育家庭,繼續實行已有的獎勵和扶助政策。加大對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的經濟扶助和在養老保障、醫療保障、社會關懷等方面的幫扶。二孩政策實施之后,生育一個孩子,則不再發放獎勵。
2在二孩政策前出生的二孩是否仍要罰款?
對于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之前,也就是
3 因超生導致的“黑戶”什么時候能解決?
黑戶問題確實成因非常復雜,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政策外生育子女沒有落戶,國家高度重視政策外子女落戶的問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出臺了有關的政策文件,明確禁止將政策外生育與落戶掛鉤。國家衛生計生委組建以后,多次要求各地禁止將計劃生育與落戶、入學、低保等捆綁,發現問題,我們會及時到當地督導。
經過公安部門這幾年集中清理“黑戶”的問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發現的1300萬人沒有戶口的問題絕大部分都已經解決。
4中國會不會有一天全面放開生育政策?
考慮到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重要性和長期性,(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可能沒有一個具體時間。因為這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問題,隨著人口自身的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相適應,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會賦予新的內涵,賦予不同的要求。
5 能夠避免中國社會“未富先老”的問題嗎?
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是必須要面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比如發達國家、中等發達國家,這個問題普遍都比較嚴重,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我們調整這個政策,就可以起到緩解老齡化的作用,這個政策出臺以后,到2030年左右對老齡化的程度會緩解兩個百分點左右;對勞動力的供給,也會產生0.5%左右的正效應,政策的出臺到2050年,會增加3000多萬勞動年齡人口。(記者翟烜) (實習編輯 王夢潔)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