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銀詐騙新手段 基金外匯交易騙局盜取資金
摘要:警惕網銀詐騙新手段 基金外匯交易騙局盜取資金 正當“互聯網+”概念在各行各業被炒得熱火朝天之時,一些從事電信詐騙的不法分子也盯上了“互聯網+&rdqu
警惕網銀詐騙新手段 基金外匯交易騙局盜取資金
正當“互聯網+”概念在各行各業被炒得熱火朝天之時,一些從事電信詐騙的不法分子也盯上了“互聯網+”。近日,有不法分子利用網上基金、外匯等賬戶內交易騙局,盜取消費者賬戶資金。交通銀行電子銀行專家提醒消費者警惕網銀詐騙新手段。
記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首先利用非法手段掌握客戶個人網銀登錄信息(包括身份證號碼、卡號、登錄密碼、交易密碼等),成功登錄個人網銀,通過電子渠道進行基金申購、購匯,或定活期互轉交易。緊接著,冒充銀行、網上商城等機構工作人員,電話詢問客戶是否收到操作相關交易的提示短信、欺騙客戶其銀行卡被他人使用,并聲稱要為客戶追回款項或進行退款操作。當客戶接到不法分子電話并看到確有銀行發送的基金或購匯通知短信后,不法分子會直接進行基金撤銷或結匯交易,同時進行轉賬,并以為客戶退款為借口索要客戶此時收到的轉賬動態密碼短信。客戶一旦將動態密碼告知對方,資金即被盜取。
交通銀行電子銀行專家表示,目前,電子渠道的資金盜刷案件頻發,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多樣,且隱蔽性較強,如使用偽基站+釣魚網站、偽基站+手機病毒植入、釣魚WiFi、電信詐騙以及銀行卡管理應用軟件等技術方式獲取包括銀行卡信息在內的各類客戶信息,客戶對此識別能力較低,部分客戶甚至在資金被盜后都無法判定信息泄露的渠道。
為此,交通銀行電子銀行專家建議消費者,不對任何陌生人提供個人網銀用戶名、密碼及動態口令;認準官網和客服電話;不要在圖書館、網吧等公共場所使用網銀,同時要及時安裝操作系統和瀏覽器最新補丁文件、為計算機設定密碼、及時更新殺毒軟件和防火墻等,確保計算機安全可靠;不使用銀行卡管理軟件,以防個人賬戶信息被盜用。 (牛穎惠)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