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我與兒子共成長
摘要: 做家長很難,做一個好家長更難。我既是老師,又是家長,在這樣的雙重身份夾擊下,我和孩子經常會陷入某種矛盾、困境當中。不過,就在這樣的一個困惑、迷茫、沖突、嘗試的過程
人們都說,男孩難管教,我的兒子也不例外。他比同齡孩子上學早,又天生愛動,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自控能力,這樣確實給我帶來了不少麻煩,再加上自己平時工作壓力大,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
記得有一次,那是一年級的下學期,有一道關于時間的數學題,無論我怎么解釋,他就是不明白,后來好不容易弄清楚了這道題,我想再出幾道類似的題讓他鞏固練習一下,他照錯不誤,頓時我只覺得一股怒火從心底沖向腦門,于是脫下兒子的褲子,狠狠地打了幾巴掌。兒子臉憋得通紅卻不敢出聲,當我再次看到兒子屁股上紫紅的巴掌印時,我的怒氣消了,剩下的只是懊悔和心疼。
這是兒子在上小學四年級之前,我家經常發生的一幕。有一次,兒子無意間在我手機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他突然說:“媽媽,我覺得你做老師比作媽媽更合適。”兒子的話讓我既感到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可見我粗暴的教育方式已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陰影。面對自己的學生時,我也不曾這樣粗暴的對待他們,對學生不懂的問題我會一遍又一遍的耐心講解,可對自己的孩子我經常會這樣說:“這道題我給你講過多少遍了,你怎么還做錯?”對自己的孩子卻失去了耐心,真是教會了別人的孩子,卻傷害了自己的孩子。
還有一次刻骨銘心的記憶,我想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是一個下雨天的中午,兒子寫完了作業,他想吃干脆面了,還說要揉碎了吃,可不知袋子怎么破了,結果地上,床上到處都是面。我見狀,吵了他幾句,就跑到廚房拿掃帚了,可他以為我是拿掃帚打他,就連忙躲到衛生間,可被衛生間門口未存水的魚缸絆倒,魚缸碎了,兒子的臉劃了一條5厘米長的口子,鮮血直流,嚇得我是又哭又怕又心疼,不知如何是好,可兒子卻在一直安慰著我:“媽媽,別哭,我沒事。”說著還替我抹去臉上的淚水,到醫院縫針時也表現得非常堅強,他是害怕讓我擔心。孩子是多么懂事呀,可我平時對他不是批評就是打罵。如果不是由于我錯誤的教育方式,孩子怎會這么怕我打他,又怎么會出意外?所以在此,我建議各位家長朋友不要過多批評孩子,孩子現在已經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們只需要耐心地說服教育。相信,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實,作為家長不僅不能過多地批評指責孩子,更應該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還記得在我兒子6歲時,我和他爸爸吵架了,我們冷戰了一個星期,孩子整天也悶悶不樂的。有一天,他對我說:“媽媽,我疊了個飛機,我把它從窗臺放飛了。”我問他怎么不在屋里放,這樣下次還可以玩。他說他在飛機上寫了一行字,我問是什么,他沉默了半天說道,讓我答應按照他寫的做到,就告訴我。我答應了他,他說道,希望爸爸媽媽以后不要再吵架了。聽完,淚水充盈了我的眼眶。原來,家庭的和睦對孩子這么重要,從此以后,我再也沒有在孩子面前和他爸吵架了。作為一名孩子家長、學生老師,我認為學校里的“問題少年”多是出自父母離異家庭,希望在此能給各位家長敲上警鐘!
這幾年,我一直在反省自己。作為家長,我真的不稱職,每每回憶起生活的點滴,我的心里充滿了愧疚,為沒有更多的學習那些圣賢的教育故事而慚愧,為自己沒有更好的擔任一個合格的母親而內疚。不過,自己也逐漸摸索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要過分批評指責孩子,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在壓力下的孩子會更加叛逆,更加沒有自信心,沒有自控能力。相反,在快樂中學習的孩子在學習上會更加具有主動性。其次,還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家庭環境,認真地陪孩子度過他們人生旅程的開端——小學階段。在這個時期,從某種角度上說,孩子又回到了學走路的階段,我們需要扶著他們,幫助他們,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現在通過我的轉變,孩子也改變了,比以前更懂事了,學習也主動了,有時也主動承擔起家務活。所以,我現在累并快樂著!我在與兒子一起成長!
眾所周知,文章沒寫好,不是紙和筆的錯,而是寫書人的錯,而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孩子是否快樂成才,父母責無旁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模仿的對象。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白紙一樣純潔的孩子,所以,以身作則是重要的,讓我們共同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責任編輯:lk
(原標題:王衛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