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人民在水深火熱生活中為抗戰而斗爭
摘要:□ 宛富利1941年以后,是駐馬店今驛城區周邊地區抗戰史上最艱難困苦的時期。皖南事變后,蔣介石以新四軍叛變為罪名強令取消新四軍,中共中央對此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然而,蔣
□ 宛富利
1941年以后,是駐馬店今驛城區周邊地區抗戰史上最艱難困苦的時期。皖南事變后,蔣介石以新四軍叛變為罪名強令取消新四軍,中共中央對此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然而,蔣介石為達到徹底吃掉新四軍和其抗日根據地的罪惡目的,又組織中原地區國民黨駐軍向新四軍四師、五師及其開創的敵后抗日根據地發動進攻。
就在國民黨頑固派集結兵力,向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和敵后抗日根據地準備進攻之際,日軍為圖漁人之利,壓迫蔣介石集團投降,于1941年1月25日,突然發動了豫南戰役,調集七個師團的兵力分別從信陽、開封、宿縣出發,南北對進,合力猛攻,主要戰場在豫南平漢路兩側,駐馬店今驛城區周邊地區遭受了抗戰以來日軍首次大的進攻。
盤踞信陽的日軍分三路北犯。一路日軍在17師團長平林的帶領下,沿平漢鐵路大舉北上,1941年1月27日,經確山攻陷駐馬店(今驛城區),1941年1月28日占領遂平,1941年1月30日攻占西平。另一路日軍第三師團從鐵路西側經泌陽向舞陽推進,第三路日軍第四十師團從鐵路東側向汝南突進。
遵照中共中央關于“我軍當前的行動方針是敵至何處,我新四軍即應至何處”的指示精神,新四軍四師、五師主力向敵后挺進。新四軍第五師在日軍發動豫南戰役的當天,即令主力一部和信應地方武裝向信陽、確山、桐柏、唐河、泌陽等敵后進軍,襲擊日軍,收復失地。
在日軍進攻面前,國民黨頑軍采用退避戰術,盡管有部分部隊進行了頑強抵抗,而其主力湯恩伯部的15萬大軍,卻節節敗退,半月之內失地14個縣,大片國土淪入敵手。
1941年2月16日,日軍因其自身兵力有限,被迫撤出駐馬店(今驛城區)城區退回原駐地。
從1941年2月日軍發動豫南戰役開始到1944年初,凡日軍所到之處,燒殺奸淫,無惡不作,給豫南及駐馬店(今驛城區)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日軍在駐馬店(今驛城區)城區除燒殺奸淫外,還搶奪食鹽、糧油等生活物資,致使駐馬店(今驛城區)城區工商經濟失去活力。
1941年春節前,盤踞在信陽的日軍傾巢出動,北擾確山、汝南、泌陽等地。駐馬店(今驛城區)市民獲此消息后驚慌不已,紛紛外逃尋求避難處。由于日寇來勢迅猛,城區內老弱婦孺以及一時來不及疏散轉移者多數仍在原地未動。日軍侵入城區后的殘暴行徑,見之聞之令人發指,不少婦女遭受蹂躪侮辱,商店貨物盡被擄掠,特別是食鹽行業,損失尤為慘重。
當時,駐馬店(今驛城區)市場食鹽業比較活躍。日軍視食鹽為戰略物資、制服中國人民的法寶,因而,在淪陷區對我國同胞嚴格控制,每人每日食鹽定量僅有幾克。日軍侵入駐馬店(今驛城區)城區后,食鹽無論多少,盡被日軍搶光。當日軍被擊潰逐出駐馬店(今驛城區)后,除城區自由街同興鹽店因有部分存鹽在外地未曾運回幸免徹底損失外,其他鹽店如福聚戶、豫元祥、邵豐盛、吳華康等十余家全部垮掉停業。百貨、布匹、日雜用品等行業損失也極為慘重。駐馬店(今驛城區)市場經日軍騷擾后,本已極為脆弱的工商經濟完全失去活力,商品短缺,尤其鹽業資源嚴重不足,致使已經形成的食鹽市場供求失衡,西路顧客不得不轉而趨向安徽臨泉、界首等地采購。駐馬店(今驛城區)商業市場從此更加萎縮、日益蕭條,直至抗戰勝利才逐漸恢復。
日軍撤退后,國民黨地方頑固勢力不思外患,救民于水火,而是繼續對堅持抗日的中國共產黨及抗日軍民進行“圍剿”和鎮壓,在駐馬店(今驛城區)接連掀起反共高潮。根據黨中央部署,雖將區級以上黨員干部撤往敵后抗日根據地,黨的基層組織被迫停止活動,但是仍有許多中共黨員、進步人士和革命群眾被捕、受刑,甚至被槍殺或活埋。白色恐怖籠罩下的豫南大地,同時又遭受殘酷的自然災害襲擊,從1941年到1942年,河南連續發生了旱災、澇災、蝗災,受災面積之大、災情之重是歷史上罕見的。確山、駐馬店(今驛城區)、泌陽幾乎顆粒無收,嚴重饑荒,百姓多以草根、樹皮充饑。
1943年,災情進一步加重,夏季出現歷史上罕見的旱災。此后,又發生嚴重蝗災。秋天后補種蕎麥,又被突降的早霜凍死。連年的災害使老百姓生活雪上加霜,腦炎、麻疹、傷寒、瘧疾等大面積流行,百姓死亡慘重,人口急劇減少。
天災人禍,百姓奄奄待斃,國民黨當局不僅不賑災安撫,卻加緊搜刮。農業稅的征收改為實物,每畝賦稅折小麥9公斤,較災前加重20%。國民黨政府的橫征暴斂和糧食的私有制造成中原大地物價飛漲,抗戰爆發前百元法幣可買兩頭牛,1942年僅買1只雞,1943年只能買幾個雞蛋。
在這民生凋敝之時,國民黨政府還大肆抓丁抓夫,青壯年男子人人自危,連走親訪友之人都難逃厄運。如若逃跑,即遭毒打,甚至槍殺。青年自殘現象嚴重,有的刺瞎自己的雙眼,有的剁去手指,慘不忍睹。駐扎在豫南的國民黨軍湯恩伯部,更是欺壓、魚肉百姓,在嚴重的災荒面前四處搜刮,苛捐雜稅有增無減,所以民間流傳“水、旱、蝗、湯”四大害之說。
日本帝國主義的進攻,國民黨頑固勢力的反動行徑和歷史罕見的自然災害,給豫南人民帶來了難以承受的災難,駐馬店人民的抗日斗爭和群眾革命運動進入最艱難困苦的歷史階段。在這抗戰最艱苦的年代里,長期受共產黨抗日政策影響的豫南國民黨部分駐軍、抗日游擊隊、抗敵后備隊等抗日武裝,面對日軍的軍事進攻和燒殺搶掠,亦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奮起反抗。
從1941年至1944年初,駐馬店(今驛城區)軍民雖處在十分艱苦的環境中,但仍給日軍以頑強的打擊。1941年2月,日軍發動豫南戰役;1941年5月10日,再次侵占駐馬店(今驛城區)城區,3日后南撤;1941年11月3日,又一次組織1500多人向駐馬店(今驛城區)侵犯,在駐馬店(今驛城區)古城鄉馬莊遭到阻擊;1941年11月4日,侵入駐馬店(今驛城區)城區;1941年11月5日,經我抗日部隊反擊,消滅日軍400余人,日軍殘部退回信陽,直到1944年日軍發動河南戰役,再無對駐馬店(今驛城區)進行大規模的軍事侵犯。(作者單位:驛城區委黨史研究室)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