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則挺執拗而多彩的文學夢
摘要: □晚報記者 王慧玲/文 王惠宏/圖 2000年,徐則挺(左)采訪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模、愛民為民的好警官劉文功(中)(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采訪徐則挺(左)。人物小檔案
□晚報記者 王慧玲/文 王惠宏/圖

![]()
2000年,徐則挺(左)采訪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模、愛民為民的好警官劉文功(中)(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采訪徐則挺(左)。
人物小檔案
姓名:徐則挺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出生日期: 1948年10月
職業:駐馬店市影視家協會主席、專業作家。
主要作品 :電視劇《檢察官的證明》、《乾隆三上嵖岈山》、《風雨荊蘭鎮》、《遲來的審判》等。電視專題片《劉保的故事》、《中華第一劍》等。主要著作有影視文學集《乾隆三上嵖岈山》、長篇紀實文學《東方第一社》、《百姓警官》。
電視劇《遲來的審判》劇照(資料圖片)。
1992年秋,《乾隆三上嵖岈山》劇組封鏡前夕在外景地石猴前合影,后排右一是徐則挺(資料圖片)。
市文明大道南段有一處花園式的院落,那是民盟盟員、劇作家徐則挺的家。雖然院落里花木茂盛,可徐則挺常常無暇顧及欣賞。因為,他有太多的書要讀、太多的文學創作計劃需要時間落實。近日,記者到他家中拜訪他。話,就從他的文學創作談起。
年逾花甲的徐則挺說,自己這大半輩子最感安慰的事是:盡管經歷過不少曲折坎坷,也受到過利益誘惑,但少年時的文學夢想卻執拗地堅持下來。60多年來,徐則挺雖然把工、農、商、學、黨、政、群、文這8個行當干了個遍,卻始終沒有割舍自己的最愛——文學。他把所有的職業生涯都當作放牧文學理想的百草園,把文學當成自己人生的落腳點。徐則挺說:“平心而論,只有讀書、思考和寫作才能給我帶來持久不衰的快樂。”
喜愛表演
徐則挺的文藝試水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1963年夏天,黑白電影《智取威虎山》在遂平縣城露天電影院連續放映7天,正在遂平一初中讀二年級、擔任學校團委宣傳委員的他,硬是一場沒落。電影中驚險、有趣的情節,特別是楊子榮在匪巢與眾匪徒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場景,讓他激動不已,他有一種表演的沖動。于是,徐則挺邀本班十幾名同學,利用晚自習后、睡覺前的時間,以電影《智取威虎山》有關片段為藍本,稍加修改,編排了小話劇《舌戰小爐匠》,并參加了當年學校國慶文藝晚會的演出。徐則挺在劇中飾演楊子榮。
1968年,徐則挺從信陽高中畢業,去位于大別山區的商城縣雙椿鋪公社仙橋大隊插隊。 這年冬天,雪下得很大,山區的莽莽雪景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他決定和仙橋的社員們一起,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他組織一起來這里插隊的七個知識青年,自編了幾個小型文藝節目,在仙橋大隊所屬的十來個小山村巡回演出。他們在雪地里演,社員們在雪地里看。每次演出之后,社員們犒賞他們的是一頓香噴噴的“年飯”——一大碗臘肉、糍粑和掛面條。
闖入影視劇壇
十年“文革”結束后,文藝戰線春潮涌動,徐則挺試著寫了兩部電影劇本——《生活這樣開始》和《小喬的婚事》。上世紀80年代,他熱切地關注著中國五彩繽紛的文壇,踴躍參加有關熱點討論,有多篇文藝評論、雜文在《文藝報》、《當代文壇》、《中國青年》、《工人月報》、《文藝百家報》等報刊發表。
上世紀90年代初,徐則挺結識了在遂平縣檢察院擔任檢察長并同樣愛好文學的劉再賢。他與劉再賢、栗全中合作創作了電視劇《檢察官的證明》(由中央電視臺錄制并播出),隨后又與劉再賢合作創作了大型現代戲劇劇本《嫁娘記》(以曲劇形式參加了原駐馬店地區第二屆戲劇比賽),與孫立坤等合作創作了四集電視連續劇《乾隆三上嵖岈山》(由山西電視臺和遂平縣人民政府聯合錄制,在全國20多個省級電視臺播映)。
上世紀世紀90年代中后期,徐則挺的劇本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一時期,他供職于河南中原芝麻批發市場暨駐馬店地區植物油集團公司,擔任行業報刊《芝麻花》報的編輯工作,陸續推出了四集電視連續劇《遲來的審判》(由河南電視臺和駐馬店電視臺聯合錄制),九集電視連續劇《風雨荊蘭鎮》(由北京電影廠電視劇部錄制),九集電視紀錄片《劉保的故事》(由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錄制),在風起云涌的電視劇領域占了一席之地。其間,徐則挺成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影視文學學會會員、理事。
“難得的一部環保戲”
徐則挺是在汝河岸邊長大的。家鄉那條曾經美麗、潔凈,給他的童年帶來無窮樂趣而后來遍體鱗傷、嗚咽哭泣的河,成了徐則挺心頭揮之不去的創痛。這創痛鞭策他拿起筆,為一切被污染的山川河流代言,為遭受污染之害的百姓代言,討伐污染環境的行徑。這就是四集電視連續劇《遲來的審判》(與王太廣合作,以下簡稱《遲》劇)誕生的背景。
《遲》劇中綠云河和造紙廠的故事具有極大的典型性,這類故事在那時的中國何止千萬?《遲》劇把訴諸法律作為全劇的高潮和落腳點,意在向人們昭示,我們的社會正向著法治社會挺進。當造紙廠廠長林有生心悅誠服地走進法庭時,我們不禁為男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嘆服。
2000年,四集電視連續劇《遲來的審判》作為我國第一部以環境問題為主題的情節藝術片,榮獲河南省第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15年過去了,在我國影視劇壇上,仍然沒有看到另一部以環境問題為主題的情節藝術片問世。這證明,《遲》劇主創人員、特別是劇作者的環境憂患意識和前瞻意識是極其可貴的。無怪乎著名作家張天福把他對《遲來的審判》的評論文章標題命名為《難得的一部環保戲》。
徐則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特別向媒體呼吁,希望媒體人盡一切努力,喚醒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讓人們認識到:環境污染對人類家園的危害比之侵略戰爭、自然災害、瘟疫流行毫不遜色,只不過環境污染的危害更多表現為潛移默化,掩藏在科學發展和經濟繁榮的陰影里而已。
輝煌的“三連冠”
繼《遲》劇榮獲河南省第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之后,徐則挺又以三集廣播劇《石榴情》、《紀委書記》分別榮獲河南省第五屆、第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創造了省“五個一工程”獎“三連冠”的輝煌。
同一時期,徐則挺還和歐陽忠寬、馬國顯合作創作了紀實文學《東方第一社》(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與王寶源合作創作了紀實小說《百姓警官》(由中國文學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其中,《石榴情》和《百姓警官》旨在宣傳駐馬店土地上成長起來的當代英模人物——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模劉文功和全國模范紀檢干部、優秀共產黨員楊正超的先進事跡。
這兩部廣播劇陸續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徐則挺說:我之所以要謳歌劉文功、楊正超這樣的英模人物,是因為他們代表著國人的良知,代表著駐馬店人善良的秉性。一個好的作家就應該像李大釗說的那樣——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對那些兩眼緊緊盯著金錢,毫無道義觀念,一味醉心于玩文學、玩藝術的所謂作家、藝術家我無法認同。”
進入21世紀以來,徐則挺作為民間文藝方面的一員戰將,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弘揚和開發做了大量工作。2010年初,徐則挺接受組織委托,擔任河南科技出版社“中原文化記憶叢書”駐馬店卷——《驥躍天中·駐馬店》一書的主編。該叢書2011年入選“全國百部優秀社會科學普及讀物”。徐則挺以他在民間文藝方面的創作佳績被吸收為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
質樸率真 有憾無悔
在人們眼里,徐則挺是一個不慕虛榮、友善隨和、做事認真的人,但他有一點讓許多人既費解又感動,那就是:他在經歷了那么多曲折和磨難之后,卻始終保持著童年的質樸和率真,又有著幽默和豁達的性格。
普通家庭出身,青少年時期經歷過貧困、饑餓、政治顛簸和情感波折,這些在徐則挺的藝術思想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作為一名作家,他的心是和平民大眾連在一起的,他的作品總是訴說著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即便是《乾隆三上嵖岈山》這樣一部帝王戲,他也要凸顯下層平民人格意識的覺醒。這種貼近時代、描摹平民生活、關注改革進程、不忘懲惡揚善的創作思想和我國影視劇壇一窩蜂鉆進故紙堆、瞄著收視率、等著賺大錢的風氣形成強烈反差。
目前,徐則挺正在著手創作的作品有長篇電視連續劇《皇家驛站》、長篇電視連續劇《顏真卿》、電影劇本《義薄天中顏真卿》。徐則挺認為,天中大地是一片承載著豐厚文化的沃土,在中華歷史文明傳承和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最寶貴的文化精神是:執中守正,通達包容,敢為天下先。“以適當的形式、精彩演繹駐馬店歷史上的經典故事,承傳天中文化,弘揚中國精神,是文藝工作者肩負的一項光榮任務,我愿為此貢獻綿薄之力。”徐則挺說。
在結束本次采訪的時候,徐則挺對記者說,他對自己的文學經歷有憾而無悔。遺憾在于未能把自己的文學夢演繹到極致。他認為自己的創作從未達到理想的境界,他總是希望下一部作品能成為真正的好作品。
讓我們祝福徐則挺的明天會更好。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