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庫區發現峽江地區罕見唐代墓葬
摘要: 新華網重慶2月10日專電(記者 張琴)重慶三峽庫區豐都赤溪遺址群近日進行了考古發掘工作,發現了峽江地區比較罕見的唐代墓葬。 重慶市文化遺產院考古專家介紹,豐
新華網重慶2月10日專電(記者 張琴)重慶三峽庫區豐都赤溪遺址群近日進行了考古發掘工作,發現了峽江地區比較罕見的唐代墓葬。
重慶市文化遺產院考古專家介紹,豐都赤溪遺址群為三峽庫區消落帶考古發掘項目,由赤溪遺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組成。搶救性考古發掘中,赤溪遺址發掘1100平方米,清理漢至唐宋時期的各類遺跡45座;赤溪墓群發掘300平方米,清理東漢至六朝時期墓葬3座;溪嘴墓群發掘300平方米,清理東漢至六朝時期墓葬4座。
文化遺存主要分為漢至六朝、唐、宋三個時期。其中,唐代遺存為墓葬,共計6座,分為土坑墓和甕棺葬兩種,隨葬品有瓷雙唇罐、四系罐、硯臺、開元通寶等。甕棺墓葬葬具用大口小底的瓷四系甕。
考古專家指出,以往峽江地區發現的唐墓較少,赤溪遺址集中出現的一批唐墓是本次發掘的重要突破,為研究唐墓的類型、特點和物質文化面貌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具有重要的考古價值。
此外,此次考古發現東漢至六朝時期墓葬8座,均為刀把形豎穴磚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組成,從埋葬方向看有順江和垂江兩種,時代集中于東漢晚期至六朝早期。出土器物有陶罐、釜、缽、盤、耳杯、勺、動物俑、搖錢樹座、銅錢幣、銀戒指、簪和玻璃串珠等。赤溪遺址發掘區北部存在大片的繩紋瓦堆積層,包含有大量的繩紋板瓦、筒瓦及瓦當殘片,根據出土瓦當的形制判斷,這批遺物屬于漢代。宋代遺存主要是房址、灰坑、灰溝和柱洞等,出土遺物種類有瓷盞、板瓦、筒瓦、瓦當、石磨盤和象棋子等。
考古專家指出,赤溪遺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共同構成了一處遺存類型豐富、發展脈絡清晰的遺址群,揭露出當地不同時期的聚落形態,展示了漢至六朝、唐、宋三個時期當地聚落發展和演變的特點,為研究峽江地區聚落考古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本次考古發現的漢至六朝時期墓葬進一步豐富了峽江地區這一時期的墓葬材料,對研究當時的喪葬習俗、家族墓地的營建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宋代房址的發現對研究宋代房屋建筑技術、布局和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不同時期建筑材料的出土為研究建筑技術發展和演變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