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墓葬“搖錢樹”多現于西南地區
摘要:原標題:東漢墓葬“搖錢樹”多現于西南地區 又名升仙樹 □金陵晚報記者 于峰 昨天有媒體報道,重慶、四川等地的博物館里收藏有一種漢代搖錢樹,其底座上往
□金陵晚報記者 于峰
昨天有媒體報道,重慶、四川等地的博物館里收藏有一種漢代搖錢樹,其底座上往往雕刻各種精美的動物,包括羊。羊年快到了,這種和羊有關的文物,會成為文博界的明星。記者了解到,其實這種搖錢樹,南京博物院的展廳里正在展出。
“搖錢樹”多出現在西南地區
據介紹,作為文物的“搖錢樹”,是指主要發現于我國西南地區古墓葬中的一種樹形器物,也叫升仙樹,產生于東漢早期,至六朝早期衰亡。
專家介紹,搖錢樹通常由樹體和樹座兩個部分構成,樹體包括樹干和枝葉,用青銅鑄造,上面鑲嵌大量銅錢,插在帶孔的陶制或石質樹座中,構成一株完整的搖錢樹。樹體與樹座上雕刻有各種動植物、錢幣及神話場景等。一般來說,搖錢樹作為陪葬品,出現在富裕階層的墓葬中,以體現其經濟地位。
南京文物專家邵磊告訴記者,“搖錢樹”多出現在西南地區,在包括南京在內的江南地區卻從未出現過,可見這種文物的地域屬性極強。
南博展廳里的“飛羊”
不過,走入南京博物院,卻能見到一件搖錢樹的底座。2013年南博重新開放以后,在藝術館內設置了古代雕塑館,展示了南博收藏的歷代精美雕塑,其出土地點涵蓋全國很多地方。
記者看到,在雕塑館一角的展柜里,有一件雕刻精美,動感十足的搖錢樹底座雕塑。其上部是一只長著翅膀的飛羊,有人跨騎在羊上。羊的腳下是云紋,象征飛羊在騰云駕霧,云霧中還探出一只龍頭。云霧的下方,還可以隱隱看到一只辟邪。底座最下方,浮雕出一棵搖錢樹,樹旁有兩人走過,肩扛的也全是銅錢。旁邊的說明牌顯示,這件文物是“東漢飛羊乘人插座”。
南京本地并沒有發現過東漢搖錢樹,那么南博的這件搖錢樹是從哪兒來的呢?記者了解到,南博“東漢飛羊乘人插座”出自四川彭山漢代崖墓。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博物院的前身——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對四川彭山漢代崖墓進行了考古發掘,獲得了大量珍貴文物。而主持那次發掘的,就是后來出任南博院長、我國著名的女性考古學家曾昭燏先生。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金陵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