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鎮被稱作大樓的緣由
摘要:□臧放少時,偶爾聽父親說,到15公里外的大樓去趕集。我很納悶,怎么到大樓趕集呢?經過追問,才知道大樓就是嵖岈山鎮。問起此鎮為何稱作大樓,父親不知緣由。在我幼小的心
□臧放
少時,偶爾聽父親說,到15公里外的大樓去趕集。我很納悶,怎么到大樓趕集呢?經過追問,才知道大樓就是嵖岈山鎮。問起此鎮為何稱作大樓,父親不知緣由。在我幼小的心里,它成了一個不解之謎。
最近,我參觀了遂平縣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紀念館,才知道答案。
1957年冬和1958年春,遂平縣掀起了農田水利和山區建設的高潮。嵖岈山區的一些高級農業合作社在勞動中出現了一些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矛盾,他們采取了聯合行動——小社并大社,效果顯著。就在此時,中共中央成都會議通過了《關于把小型農業合作社適當合并為大社的意見》,這更掀起了遂平西部山區并大社的熱潮。大社成立初期叫衛星集體農莊,幾經反復,按照當時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的指示,最終定名為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
1958年4月20日,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正式成立。它是我國第一個人民公社,也是人民公社運動時期鄉村政治的典范。這一年的11月13日,毛主席蒞臨遂平,在專列上接見了時任遂平縣第一書記蔡中田、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書記陳丙寅等人,詢問了公社辦工業、幼兒園、敬老院等情況,并給予鼓勵和表揚。
在紀念館的中心位置,當看到一座青磚紅瓦的二層樓房時,我終于找到了嵖岈山鎮被稱為大樓的緣由。
這座辦公樓于1958年10月興建,由當地的能工巧匠設計、施工,于1959年秋季竣工。這座辦公樓坐北朝南,為兩層筒子樓,磚木結構,長43.1米、寬12.7米。今天看來,這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樓,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該樓是遂平西部唯一的樓房,被當地群眾稱為大樓。從那時起,大樓就成了嵖岈山鎮的代名詞。
歲月滄桑,物是人非,歷經56年的風風雨雨,該樓仍然穩固大氣,彰顯著當年的輝煌與光榮。當年在門口栽種的雪松,如今已是粗壯挺拔,需兩人合抱,遮天蔽日,郁郁蔥蔥。外墻上,毛主席的肖像、語錄雖因風雨的侵蝕而模糊,但還能讓人瞻仰、誦讀。
站在遠處,看這座人民公社辦公樓的側面,我對同行的朋友說,這座樓真了不起,它見證了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的興起。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