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竟然有長城 長城寂然在山西
摘要:長久以來,“唐代無長城”在學術界已成定論,由此而言“山西有唐長城”,那肯定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榆社縣作
長久以來,“唐代無長城”在學術界已成定論,由此而言“山西有唐長城”,那肯定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榆社縣作協主席李旭清經過查閱史料,并歷經數年實地探尋,認為唐代確實修過長城,而這唐代的長城就在山西省的榆社縣。“唐代有長城,長城在山西”并非姑妄言之。
1太谷縣東南八十里馬嶺有長城
《新唐書·地理志》載:太谷縣“東南八十里馬嶺有長城,自平城至于魯口三百里,貞觀之年廢。”清代雍正版《山西通志》更是非常明確地寫到這段長城“自平城至于魯口,沿山屈曲延三百里。武德二年筑,貞觀元年廢。”光緒版《榆社縣志》也有與《山西通志》內容相同的記述。據山西社科院學者楊曉國考證,“平城”即現在和順縣西部的儀城村(原為趙簡子所立平都故城,金改為儀城。隋朝至北宋長達478年間,這里一直是平城縣治所在地),而“魯口”就是現在祁縣東南的峪口附近。“馬嶺”則是榆社與太谷交界處的一座大山,山間有馬陵關(此地名因龐涓孫臏馬陵道之役而由馬嶺之名附會而來),為古關隘,舊時曾設有巡檢司。馬陵關在清代屬榆社(清《太谷縣志》載“今屬榆社”),但之后又劃歸太谷。由馬陵關沿著馬嶺向東北(大致是一個弓形)至儀城,沿途所經之地,或為太谷、榆次地界,或為榆社、和順轄區,或幾縣犬牙交錯之地。而史書上記載的唐代長城,基本上就是隱匿在這條弓形之狀的大山之巔、灌草林木深處。
2唐初李世民為剿滅割據政權而建
經過實地考察探尋,從馬陵關沿馬嶺向關上(即今社城鎮關上村西),由關上至榆社縣石源村,再至黃花溝(自然村),再至石會(村)、琵琶窯(村)、焦紅寺(村)一帶,最后至儀城(轄于和順縣)一線的幾處大山之巔,確實發現有零星殘存的幾段長城遺址。
其中,較明顯的有馬陵關、走馬坪、黑崖山、大豁(地名)的幾處地方。馬陵關村(現轄于太谷縣)至今仍明顯保留有上千米的城墻及城門等遺址;黑崖山長城現有遺跡近百米,隱于灌木,高處不足兩米,寬約一米;大豁長城有二百余米,沒在叢林深處,多已坍塌,寬約一米,高只剩一米左右。
從地理地勢來看,這段留有唐長城遺跡的山巒大多地勢險要,崖壁高深、林茂草豐,而且是一條較為明顯的地理分界線:山之西北是接近地處汾河谷地的榆次(向北向南延伸至太原、臨汾)、太谷、祁縣等地,山之東是太行山上的榆社、和順、左權等地,翻越太行山就是河北大平原,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那么,為什么唐代要在唐高祖李淵剛剛即位的第二年(即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就修筑這道長城呢?而且僅僅過了不到十年時間就棄而不用了呢?這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分不開。唐朝建立的最初幾年,同時并存的還有14個割據政權,其中有一支勁旅就是依附突厥勢力,并自封為皇帝的劉武周。武德二年,正是劉武周攻占李淵發祥之地晉陽(今太原),攻陷河東大部分地方,威逼關中的關鍵一年。
為此,唐王朝迅速采取強硬手段,一方面派李世民抵御劉武周,另一方面迅即構筑防御設施。從平城至魯口的長城也由此出籠。很可能,依著唐朝中央政府的想法,就算劉武周占領了整個汾河兩岸,也不能讓他輕易再占去太行天險,那樣的話,從戰略上講,河北、河南就很危險了。此后,在短短數年間,李世民大敗劉武周。
之后,李世民繼位,天下一統,到貞觀之治時,更顯國力強盛,國泰民安,這段臨時構筑的長城當然也就該退出歷史舞臺了。正所謂時勢使然,長城之有無,取決于當時的政治軍事態勢。
后人所說的“唐代無長城”,雖說片面,但也有一定道理。這道理,就是因為眾人眼里的大唐雄風。唐朝那么強大,還修長城干嗎?殊不知,唐朝也曾有過弱不禁風的嬰兒期,而那道匆匆筑就的長城,就是它聊以護體的襁褓。
3也有人說,不是唐朝所建
需要說明的是,山西境內的唐長城與我們印象中的秦或趙長城是有區別的。這區別主要在規模和規格。
這里的唐長城,多是就地取材,利用毛石壘砌而成的簡易防御設施,而且多是順著山勢而筑,且往往在山頂上借助斷崖絕壁天險,壘砌城堡、烽火臺或敵樓,初建時規模也可謂宏大,但規格不是很高,足見當初工程建造之匆忙。現在凡是有長城遺跡的地方,都被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寨的”。推測可能是因為在長城被廢后的千余年歷史中,這里除過某一個王朝也曾用作軍事設施之外,大多是被占山為王的土匪因地制宜用作山寨,為己所用了。
山西境內明長城遺址尚有千余里,但長城遺址尚屬空缺,而且,在國內也屬鳳毛麟角,其文化價值極高。
當然,也有學者對史書的記載存有疑問,認為唐初在此修筑長城的可能性不是太大,此處的長城應是北齊高歡、高洋父子所建。所以,本文之說,重在拋磚引玉,商榷探討。特別是期待專家可以涉足深山,實地勘察,以見分曉。李旭清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山西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