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園的樂趣
摘要:□王太廣俗話說:“秋后的茄子罷園的瓜。”每到秋末,菜園里的茄子、辣椒、豆角,還有瓜地里的倭瓜、冬瓜、西瓜、甜瓜,也許自知生命快到盡頭了,都爭著在最后時
□王太廣
俗話說:“秋后的茄子罷園的瓜。”每到秋末,菜園里的茄子、辣椒、豆角,還有瓜地里的倭瓜、冬瓜、西瓜、甜瓜,也許自知生命快到盡頭了,都爭著在最后時刻開花、結果。無論它們怎么掙扎,都擋不住罷園的厄運。
罷園是大集體時代,生產隊為了讓利給群眾,有意組織的一種充滿樂趣的采摘活動。對生長期已過的瓜果蔬菜,生產隊組織社員把個兒大、裸露在外、成熟的瓜果摘下來,一些留作種子,一些分給各家各戶,剩下的瓜紐隱藏在葉子下,留著罷園時讓社員們搶摘。
罷園的形式有三種:一種是人為的罷園。為了趕種大蒜、洋蔥、大白菜,必須把茄子、辣椒秧薅了,把豆角架扯下來。另一種是瓜地里種的黃瓜、甜瓜、西瓜,在正常生長時就經常有頑皮的孩子光顧,有的不敢明目張膽,等到夜晚爬進地里偷瓜。社員們家里雖然分了幾個瓜蛋子,但頂不了家里小孩子一兩天吃的。饞嘴的孩子整天覬覦著瓜地里的瓜,天天盼望罷園。還有一種是快到霜降了,如果不及時采摘,鮮嫩的冬瓜、倭瓜和其他蔬菜會被霜打蔫,不僅沒法吃,而且連秧子也長不成了。
那時候,小孩子對菜園里的蔬菜何時罷園沒多大興趣,最關心的是瓜何時罷園。瓜罷園那天,就像小孩子的節日。無論哪個村的瓜罷園,只要聽說,誰都可以去摘。
記得有一年秋天的一個上午,俺莊北邊樓房莊的瓜地里,瓜匠和幾個社員忙碌地摘瓜,瓜庵子前邊堆了一大堆甜瓜,非常耀眼。這種情形被一些過路的社員看到,意識到瓜要罷園了。
消息不脛而走。雖然沒人號召,但是周圍村莊的大人小孩聞訊后紛紛來到樓房莊的瓜地。
雖然時值中午,烈日當頭,口干舌燥,但看著瓜庵子前成堆的甜瓜,聞著誘人的瓜香,個個心情激動。大部分人赤手空拳,但也有人挎著籃子。大家心里都清楚,就這幾畝瓜地,這么多人到場,不會有什么收獲,主要是圖個熱鬧。在焦急等待時,終于盼到了瓜匠劉本善揮手。人們像瘋了一樣翻過溝沿,爭先恐后地沖進瓜地,只要看見地上的“戰利品”就摘,不講生熟,不論大小,全憑眼明手快,有的動作慢一點兒就被別人搶摘了。有幾個沖在前面的棒勞力摘了幾個甜瓜,沒地方放干脆脫掉上衣包著。
我是隨著大批人馬進瓜地的,由于慌不擇路,只穿一件褲頭,肚皮被溝沿上的小洋槐樹劃了一下。當時我只顧摘瓜,并未感到疼痛。進入瓜地的人們,憑借各自的眼力和體力尋找遺漏的瓜果。那天,我只摘到一個像拳頭那么大的甜瓜。不大一會兒,人們幾乎把瓜秧踩平,基本沒有東西可以摘了。
我回到家里,娘一眼就看見了,問:“你身上咋劃條血口子呢?”我只好對娘說實話。娘一邊心疼地給我擦碘酒,一邊數落我:“天天對你說別冒失,就是不聽。你看看,誰替你疼啊!”
我沒事人一樣一邊把瓜掰開,一邊說:“娘,這是我摘的罷園瓜,你吃吧!”娘接過去咬了一口,說:“真甜!”說著,娘眼里流下淚來。
回望鄉村
王太廣新作選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