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宜與天中作家面對面
摘要:□晚報記者 郭建光“南陽有南陽作家群,周口有周口作家群,我看駐馬店的作家水平也不差。”10月25日中午1時許,應邀來我市講學的《莽原》主編李靜宜告訴記者,
□晚報記者 郭建光
“南陽有南陽作家群,周口有周口作家群,我看駐馬店的作家水平也不差。”10月25日中午1時許,應邀來我市講學的《莽原》主編李靜宜告訴記者,在來駐馬店之前,她收到我市作協傳過去的60多篇文學作品,題材涉及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詩歌、散文、評論等。她擠出時間,將作品通讀一遍,同時為每篇作品作了點評的筆記。
李靜宜1982年畢業于河南大學中文系,1984年調入《莽原》雜志社。李靜宜14歲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發表處女作,曾用筆名藍水,在報刊上發表了散文、隨筆等。她發表的散文曾被《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轉載,并被收入多部作品集。她還在《文藝報》、《中華讀書報》、《光明日報》、《北京文學》等報刊上發表50多篇評論文章,出版了評論文集《觀察與批評》。她的論文《論電子時代文學文本的表征》曾獲“河南省文藝論文獎”銀獎。李靜宜曾獲首屆“河南文學獎——文學編輯獎”、獲得“河南省優秀編輯”稱號,現任《莽原》主編、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政協常委、著名評論家。
李靜宜從事文學編輯工作已30年。她最早熱衷的是散文寫作,當年所寫的散文曾被《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轉載,被收入過多部作品集。從事編輯工作后,她轉向文學評論,不斷在《文藝報》上推介我省的文學新人作品,出版有文學評論集《觀察與批評》。
作為文學編輯,李靜宜從編輯、副主編、執行主編、主編一路走來,發現和培養了一大批文學作者。“作為職業編輯,每當發現文學新人,就會有一種職業的快感。每當看到一個個青澀的文學寫作者,從《莽原》起步,慢慢成熟起來,走出河南,走向全國,并成為全國知名作家,進入廣大讀者的視野,會感到欣慰。可以說,文學編輯工作,給我的人生帶來了許多美好。” 李靜宜說。
當天下午,李靜宜對參加《莽原》讀書會的會員作品進行了點評。她認為,駐馬店的文學氛圍很好,出現了一批在小說、散文、詩歌方面比較成熟的作品。小說方面,像陳德龍的長篇小說,王中明、郭永照、白杰、張文智等人的中短篇小說,寫法都很成熟。此外,薛峰等人的散文、耿永紅、田地等人的詩歌、孫聯邦的評論都不錯。
在交流互動環節,針對駐馬店作者的提問,李靜宜妙語連珠,針對作者們關注的想在《莽原》發稿等問題,她一一解答。
李靜宜對駐馬店作者作品的點評一針見血,目的是為了讓作者在創作的道路上認清自己,少走彎路,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