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2000名農民進城搞“調研”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王 峰)近日,汝南縣三門閘街道辦事處黃廟村農民趙來喜懷揣著小本本,進縣城,逛市場,搞“調研”,摸準了市場信息后,收購了100只放養土雞,運往縣城農貿市場銷售,一下子賺了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王 峰)近日,汝南縣三門閘街道辦事處黃廟村農民趙來喜懷揣著小本本,進縣城,逛市場,搞“調研”,摸準了市場信息后,收購了100只放養土雞,運往縣城農貿市場銷售,一下子賺了幾百元。像趙來喜這樣進城“調研”的農民在汝南縣為數不少。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汝南縣農村種植、養殖業迅速發展起來,農民進城搞“調研”、促銷售也應運而生。他們進城“調研”,一是進農貿批發市場,了解何種農產品好銷;二是到營銷大戶家里,了解各地農產品的價格差異;三是進科技推廣部門,了解有何種植、養殖新品種、新技術;四是為尚未上市的產品尋找好“買主”。如今,進城或外出打工的農民親切地把小本本稱為收集“情報”、尋找致富路的“商務通”。
“把握市場就牽住了牛鼻子”,這是許多汝南農民的一句口頭禪。農民深入市場進行調查后,能及時了解各種消費需求信息和政府的各項扶持政策,從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入手,利用各地氣候、土質等特點,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對著“餐桌”搞種養,變“我種啥養啥他吃啥”為“他吃啥我種啥養啥”。這樣的農產品上市,怎能不搶手?
汝南縣東官莊鎮李坡屯村農民張俊華已將5000只蛋雞規模擴大到1萬只,作出這一決策,是因為他進縣城搞“調研”增強了信心。他說:“現在的雞蛋每箱比上半年漲了近30元,養雞有賺頭了。”目前,該鄉有養殖大戶30余戶,養殖雞、鴨2萬余只,引進新型榮昌母豬100頭。
古塔街道辦事處25歲的菜農李剛是個高中畢業生。他每月至少進農貿市場“調研”兩次,因為行情把握得比較及時,他種植的4畝蔬菜從未出現過“滯銷”。目前,汝南農民“調研”的范圍已不僅僅局限于終端市場,而是涉及種植品種、種植技術、質量標準、銷售價格、銷售渠道、農稅政策等方面,以進行具有特色的種植、養殖、加工和販運。
農民自發進城搞“調研”,就等于安上了“市場眼”,既避免了生產的盲目性,又豐富了城里人的菜籃子,還提高了經濟效益,增加了自身的收入。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