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許修路
摘要: 胡軍華 張曉娟 他不是腰纏萬貫的企業家,也不是靠種植養殖發家的大款,更不是要害部門的領導,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為了修通村里的水泥路,他賣掉糧食,向兄弟借錢,向兒子借錢,發動在外人士捐錢
胡軍華 張曉娟
他不是腰纏萬貫的企業家,也不是靠種植養殖發家的大款,更不是要害部門的領導,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為了修通村里的水泥路,他賣掉糧食,向兄弟借錢,向兒子借錢,發動在外人士捐錢,他的精神感動了村民們,村民集資16.58萬元修通了村里1公里長的道路,解決了該村多年來路難行的問題。
他叫許寶,今年64歲,西平縣師靈鎮油房張村委許莊人。許莊位于西平與舞陽交界處,距離鎮政府10余公里。2000年以前,群眾出行不方便,特別一下雨,村中主干道有個大坑,外地商販對路況不熟,車經常被泥坑陷住。由于路況不好,外地商販不愿到許莊做生意,群眾的糧食較其他村一畝地少賣幾十元錢。幾年前,老許的兒子得了急病,因為路太難走,用了很長時間才走出村子,兒子的病也給耽誤了。這些景像都深深印在老許的腦海里,永遠也抹不去。他由此萌生了為村里修路的想法。
2000年春季,老許自己出錢請本村幾個村民拉來磚頭瓦片將村中大坑填平。泥坑是填好了,群眾和外地商販一時間不再吃苦了,但路面未硬化,也頂不了多久。
去年過罷春節,老許聽說其他村都在搞“村村通”工程,一些到油房張村辦事的熟人知道他出資墊路的事兒就開玩笑地說:“俺莊麥前就能通水泥路,您莊啥時間修路?”老許當時臉色有點掛不住,但他擲地有聲地說:“俺莊麥前也能走水泥路!”
想修路,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行,他印了1000多份宣傳單,讓人把家鄉的泥坑路拍照刻成光盤,寄給在外的成功人士,讓他們為家鄉捐款修路;他到鄭州去找哥哥許時松,把家里的麥子賣掉,兩人湊了3萬多元錢;他又把自己家扒的兩間房子上的料全部用來墊路,并發動村里的老少爺們拉土墊路、修橋。村民們說:“當時的情景非常感人,全村人都自發地出力拉土,80多歲的老人都燒茶給鄉親們送,那場面真是熱火朝天。”
錢還是不夠怎么辦?老許就向在外地工作的弟弟和兒子借錢。他們很快寄來了2萬多元錢。許寶執著的精神感動了村民,很快,該村村民許順時、許紀德、尚紹峻、羅龍堂、許國強、許青山、許長栓等每人拿出1000元錢支援修路。他們自己找來施工隊,施工隊怕他們給不上工錢,許寶就用他家的房子、電機、四輪車、犁子、耙等做抵押。施工隊怕他們給不上料錢,在修路時,拉的白灰要求一車一付錢。但無論多難,從沒改變許寶修路的決心??吹竭@些,鄉親們都感動了,你50元、他100元自發地捐錢修路,總共集資16.58萬元。
去年4月中旬,老許請來施工隊,許莊“村村通”工程開工了。施工期間,老許義務開四輪車拉料,無論白天黑夜都在施工現場督促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短短半月,村中兩條主干道共計1公里的水泥路修成了,工程實際支出近17萬元,里面有老許東挪西借的7萬元。看著小學生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上下學、外地商販頻繁出入許莊,老許覺得自己做得值!
村里的路修好了,然而,老許的家仍然是10多年前的舊瓦房,他仍然靠經營小賣部維持生計,跟村里許多貼著瓷片的兩層小樓相比,老許的瓦房顯得有點落伍,村民們都說,老許若不是修路,樓房也早住上了。但老許卻這樣想: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不再依靠自己了,手里有點錢,能為村里群眾辦點好事兒,心里實落。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