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3000后尾市逆轉 2990能否克隆998?
摘要: 昨日(22日)滬綜指盤中于13:50分跌破3000點整數關,探低2990.79點。不過在瞬間刺破3000點后,股指再一次上演逆轉好戲,70分鐘內回升150點,最終以3147.79點報收,上漲了0.99%。這一幕可能會令不少投資者回

昨日(22日)滬綜指盤中于13:50分跌破3000點整數關,探低2990.79點。不過在瞬間刺破3000點后,股指再一次上演逆轉好戲,70分鐘內回升150點,最終以3147.79點報收,上漲了0.99%。這一幕可能會令不少投資者回憶起2005年6月6日的情景,當時滬綜指就是在盤中瞬間刺破1000點大關,探低998.23點后當日上漲2.05%,而998點也成為中國股市上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點位。那么這次的2990點有沒有克隆998點的可能呢?
短期技術面存反彈要求
目前市場普遍關注基本面因素,如大小非減持壓力、宏觀經濟運行存不確定性、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增速下降等等,不過上述因素目前都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市場變量,在股指已經來到3000點的時候,它們對市場產生的影響固然不會消失,但因為預期的逐步清晰而難以成為3000點區域漲跌的決定性力量。當前投資者不妨更多關注技術面因素。
昨日股指在跌破3000點后之所以出現大幅反彈,恐怕還是技術因素起了不小的作用,整數關的刺穿必然會令多頭產生比較強烈的技術做多沖動。有分析觀點認為,“牛市看重基本面,熊市側重技術面”,盡管消息刺激對市場并沒有起到顯著作用,但技術層面因素在某些時刻會起到比較關鍵的作用。
不過由于目前市場依舊很弱,反彈高度不能很樂觀,不少市場人士都建議投資者依舊以公司基本面為依據來選擇品種。目前很多股票的PE都不到20倍,動態也許只有12、13倍,這種具備安全邊際的個股在反彈中往往會有強于大盤的表現,昨日中國遠洋的漲停或許就是一個例證,尤其是港股的繼續上漲使得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AH溢價繼續縮小的個股。
千點也曾數次考驗
雖然我們現在記住的是998點,但如果打開2005年的日K線圖就可以發現,當初1000點大關也曾數次經受考驗。
2005年6月6日探低998點后,股指迅速反彈到1146點,反彈幅度14.83%,隨后橫盤震蕩2個交易周后再度向下,于7月12日、7月19日兩次探到1004點,即使在后期上漲過程中還于10月18日回探到1067點附近震蕩近1個月。
從技術層面上看,歷史上的998只是一個極端數字,真正底部的形成需要時間和反復震蕩來確認。目前市場也不例外,2990可能也是一個數字而已,而且目前的大環境與歷史不盡相同,再加上3000點較1000點的絕對數值要高很多,低點的偏離幅度可能比歷史要大,目前還不能說2990點就是一個極端的低點,這次的浮動范圍可能要大一些,也許再向下200點之內都是合理的。
底部概念尚需厘清
底部究竟是一個什么概念?從不同角度理解就可能有不同的結論。
從大盤來看,指數底部可以是一個點但更可能是一個區域,依靠絕對外力影響極有可能造就“點底部”,但歷史和最近的市場告訴我們,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很小。如果是市場自然形成的底部,那么“區域底部”形成的過程是相對漫長的,在目前整體局勢依舊不清晰、系統性風險依舊存在的時候,指數的單針探底日K線是不足以說明市場已經完全達到底部的,并不具備迅速反轉的基礎。
從個股來看,有分析觀點指出,如果你認為未來2年里面會有一批股票翻倍,而且你也能找到它們,那么指數還會跌多少就成為次要因素,即使跌到2500點,目前看也就是20%而已,跌到2000點,也就30%,跟100%的利潤比,一個是1:5,一個是1:3,基本上還是劃算的,這里大底的概念就應該是未來5年里,有批股票可以漲300%以上的了。
總的來看,以目前的總體環境來判斷,“2990克隆998”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短線出現反彈后依舊可能繼續圍繞3000點震蕩,投資者沒有必要再去看重點位數字,市場信心的好轉才是關鍵,而二季度宏觀數據能否好轉、2008年一季度業績究竟如何、外圍市場強勢會否持續等因素會左右市場底部的探尋過程。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