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能源協會架金橋生態富民又環保
摘要: 本報訊 (通訊員 訾現紅)“照明不用電,燒飯不熏煙,圈廁無糞便,追肥不花錢,能源協會真是好,幫俺生活大改善。”眼下,平輿縣雙廟鄉邢營村村民邢建剛日子過得格外舒心,高興之余,他常常不由自主地唱
曾幾何時,“農家造飯忙,炊煙熏斷腸,畜禽養滿圈,糞水滿庭院”成為平輿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盡快破解這一難題,實現新農村建設“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的目標,成為擺在該縣黨委、政府領導面前的一個課題。2006年以來,該縣把發展生態能源、建設生態農戶作為一項惠民工程,列入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并在全市首家成立了平輿縣農村能源開發利用協會。協會主要負責沼氣、秸稈氣化等農村生態能源的綜合利用、開發和推廣普及;向農民提供綜合利用技術指導和農村能源設施物資調配;對農村能源設施及輸氣管網進行維修管護;培訓能源技術人員,對他們考核和發放資格證書。為加快生態能源的推廣普及,縣能源協會在各鄉鎮成立了能源分會,在各行政村建立了能源服務網點,配備1~2名技工。同時,縣能源協會設立了“能源服務110”,開通了熱線電話,農戶只要一個電話便能享受到技術人員周到細致的技術服務。
雙廟鄉邢營村是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村,年出欄豬、牛、羊近5萬頭。過去,大量的牲畜排泄物致使該村蒼蠅滿天飛、蛆蟲遍地爬。縣能源協會以此作為開展生態能源建設的試點村,2006年,采取“上級撥款、干部捐款和結對幫扶”的形式,將沼氣建設與改廁、改圈、改廚融為一體,一次為該村建成了476座沼氣池,使廣大村民過上了“用沼氣燒飯、照明,用沼肥培樹種菜”的時尚生活。
在農村新能源的利用與開發中,縣能源協會按照“分類指導、因地制宜、辦點示范、現場參觀”的指導原則,能沼則沼、宜氣則氣。今年3月,縣能源協會把萬金店鄉土店村小沈莊村民組作為秸稈氣化新技術的試點,采取“政府出大頭,農戶出小頭”的辦法,對安裝使用秸稈氣化爐(每臺680元)的農戶統一補貼430元,并免費為村里配置了植物秸稈粉碎機。在該縣能源站技術人員的精心指導下,秸稈氣化爐在小沈莊一次調試成功。看著被粉碎的植物秸稈通過氣化瞬間變成了像天然氣一樣的藍色火焰,農民們拍手歡呼,紛紛搶著安裝秸稈氣化爐。目前,該村已有100余戶農民安裝了干凈、環保的秸稈氣化爐。
自從成立了能源協會,會長王云就沒有閑著過,下鄉檢查、蹲點指導、技術培訓,每天忙得連軸轉。她高興地對記者說:“建一個12立方米的沼氣池才花費1000余元,而用沼氣做飯點燈又快又省,僅此一項一年就可節約煤、電費800余元;用沼渣、沼液給莊稼和果樹追肥,生產出的都是無公害產品,不僅可以提高售價,而且還節約了化肥、農藥。所以,在我們這里,老百姓都爭著建沼氣池呢!”
平輿縣能源協會自成立以來已經吸納會員3196人,成立了19個能源分會,建成服務網點220個,遍及全縣18個鄉鎮,有5000余農戶享受了能源協會星級般的服務。兩年來,縣能源協會先后舉辦14期能源技術培訓班,培訓沼氣技術及施工人員1700多人,其中有1665人通過了職業技能鑒定,走向農村能源建設主戰場。
目前,平輿縣已擁有沼氣池5000余座,省柴灶10萬余臺,幾年來,共推廣沼液浸種5000公頃,沼液養豬25萬頭。以新能源利用開發為紐帶,廣大農戶在庭院里積極發展“畜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