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將至 市民反應平淡
摘要: 晚報記者 李賀建 距離6月1日實施“限塑令”還有幾天,記者昨天走訪了市區幾大超市和市場后發現,市民對“限塑令”的反應顯得有些“遲鈍”,塑料袋消耗居高不下,幾大超市和市場日均消耗塑料袋數目仍然驚人
晚報記者 李賀建
距離6月1日實施“限塑令”還有幾天,記者昨天走訪了市區幾大超市和市場后發現,市民對“限塑令”的反應顯得有些“遲鈍”,塑料袋消耗居高不下,幾大超市和市場日均消耗塑料袋數目仍然驚人。
一市民:一天用了11個塑料袋
家住市文明大道的魏女士,每天都去駐馬店天龍市場買菜。5月26日7時左右,魏女士像往常一樣,只拿著一個小錢包就出門了。在菜市場逛了一圈后,她先買了黃瓜、青菜、牛肉、豆腐,每樣都分別放在一個塑料袋里。她感覺塑料袋不夠結實,又向攤主要了兩個塑料袋,把裝有黃瓜、牛肉的塑料袋分別再套上一個塑料袋,一共用了6個塑料袋。大約7時46分,魏女士趕到附近的一家早餐店里買了6個包子、一杯豆漿,分別用一個塑料袋裝起來。最后,再用一個塑料袋把包子和豆漿裝好。當天下午,魏女士又在附近超市買了兩袋洗衣粉、4包方便面,分別放在2個塑料袋里。這樣一天下來,魏女士就用了11個塑料袋。如果按這樣種情況計算,一年下來,她得使用4000多個塑料袋。
超市:雙休日每日送出萬余塑料袋
記者前天走訪一些超市發現,多數人喜歡在超市購物時多要幾個塑料袋。“塑料袋裝東西比較方便?!币晃活櫩蛯τ浾哒f。
據一家超市副總張先生介紹,周一至周五期間,該店平均每天免費送出塑料袋6000個。在周六和周日,塑料袋消費更多,該店平均每日免費送出10000多個塑料袋。
市場:商戶認為“限塑”難
5月26日7時45分,記者來到駐馬店華康市場,一攤主告訴記者,一天之內,他免費送出了5把塑料袋,一把有50個塑料袋,共計250個塑料袋。據記者粗略一數,該市場大約有40家商販,如果按每家都送出100個塑料袋計算,這個集貿市場一天要免費送出4000個塑料袋。
昨天下午2時,記者在駐馬店建業市場看到,這里有不少經營戶仍在使用紅色的“超薄塑料袋”,而根據規定,這種厚度低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在6月1日以后都是禁止使用的。對于即將到來的“限塑令”,大部分經營戶直言不諱地認為,這項制度他們很歡迎,但預計很難執行。一位賣菜的商戶告訴記者,塑料袋的費用過去都由經營戶自己承擔,如今“轉”給消費者降低了經營戶的負擔,經營戶非常歡迎,但農貿市場不像超市,消費者對菜價很計較的,兩個攤位之間相差一毛錢就可能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天平。
從“限塑”到“禁塑”的路有多遠?一些市民認為這個過程不能太長,更不能遙遙無期。為盡快實現“禁塑”,一是要通過制度約束商場、超市等嚴格控制塑料袋使用,決不能把國家“禁止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當成賺錢的商機;二是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約束公眾少用或不用塑料袋。要教育廣大群眾自覺摒棄破壞環境的“方便”,重拎竹籃子、布袋子上街。鼓勵群眾反復使用塑料袋,變一次性為多次使用,最大限度地減少白色污染。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天中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