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局長釋疑:統計數據為何老打架?
摘要: 20日是統計開放日,國家統計局局長會網友、答疑問—— 統計數據為何老打架9月2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現場介紹采價設備。當日,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在國家統計局舉行。本屆統
20日是統計開放日,國家統計局局長會網友、答疑問—— 統計數據為何老打架 9月2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現場介紹采價設備。當日,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在國家統計局舉行。本屆統計開放日活動以“統計和您在一起——走向規范統一的中國統計”為主題,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參加活動。新華社發(李方宇 攝) 9月20日,來自湖北鄂州的記賬人張妮介紹自己的“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情況調查表”。當日,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活動在國家統計局舉行。本屆統計開放日活動以“統計和您在一起——走向規范統一的中國統計”為主題,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參加活動。新華社發(李方宇 攝) “CPI數據為何和我的感受不同?”“居民收入和支出是怎么算的?”“為什么GDP全國數據和地方數據老打架呢?”……9月20日上午,在國家統計局舉辦的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上,人民微博的熱心網友、媒體記者將問題一一拋出,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則率領各路統計人馬一一解答。 “CPI到底如何出爐的?那些價格是從哪兒得來的?” 全國4000名采價員在近5萬個采價點上對600至1000種規格品進行價格調查 9月20日上午,第二屆“中國統計開放日”上,有人提問: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物價水平一路上漲,CPI也成了百姓熱議的關鍵詞。為啥CPI數據和我的感受不一樣呢?到底這CPI是怎么來的呢?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介紹,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用途劃分為8大類、262個基本分類。在這個分類下,根據居民消費習慣和支出構成,選取600至1000種規格品作為經常性調查項目。這些規格品的價格都有物價調查員進行采集,采價工作就是生產CPI的基礎工作。 在開放日活動中,來自江蘇宿遷的采價員莊勝云介紹,對于食品等波動性較強的商品,她每5天采集一次,對于電器等產品則是10天采價一次。 “從1998年開始,除了生孩子耽誤了一個月的工作外,我從沒請過假。”為保證源頭數據的真實性和可比性,莊勝云必須按照統一規范的“三定原則”即“定人、定點、定時”開展價格調查工作。簡單說就是同一采價員在同一調查點,固定調查相同的商品項目,而且采價的具體時間要保證價格同“時”可比。“我們采集的價格都是實際成交價,如果中途換人,別人會影響價格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據馬建堂介紹,像莊勝云這樣的采價員在全國范圍內共有4000名,他們常年奔波在近5萬個采價點。“中國統計數據的清澈是基層記賬員、采集員一點一滴澆灌而來的。” 此外,來自北京的基層價格統計工作者王葳蕤則現場展示了“電子采價器”。這種外觀貌似手機的采價器,可以實地采價,實時傳輸。借助這種信息化手段,價格數據可以從基層采價員直接上報至國家統計局,不僅提升了數據的調查質量,也提高了調查工作效率。 “統計局怎么知道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數據能否反映收入差距?” 不遠的將來,將根據最高收入、最低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等收入水平公布數據 20日,背著生活賬簿到現場的湖北鄂州記賬戶張妮,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厚厚的賬本,里面條目清晰,不僅附著發票、收據,連兒子獲獎贏得的字典的價格都被列入了“實物收入”一欄。“從2008年記到2010年一直沒中斷,就算為國家記賬了。”張妮說。 像張妮這樣的記賬戶,全國共有14萬個。他們要采取記流水賬的方式,日復一日、一筆一筆記錄他們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數據,不能有任何遺漏,更不能弄虛作假。輔助調查員則要每月上門核實、收集賬本,及時進行整理、編碼、錄入、審核、上報。最終,就有了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數據。 據馬建堂介紹,全國14萬城鄉記賬戶是根據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的。其中農村記賬戶7.4萬戶,城鎮記賬戶6.6萬戶,每戶家庭每個月可獲20元的“記賬補貼”。 針對記賬戶樣本中高收入人群是否缺失的問題,馬建堂解釋,在抽樣時,高收入群體可能被低估,但是少數高收入記賬戶就可能大大拉高平均收入水平。所以現在的樣本結構更能反映中國社會收入的平均水平。“很多高收入人群不愿意記賬,不愿說真話,卻還抱怨我們統計局的數據不準。其實統計是個要積極配合的過程,希望人人都能愿意當這個記賬戶,愿意說實話。”馬建堂說。 如今社會收入分配差距正擴大,統計數據能否更多地反映收入差異性呢?馬建堂表示,“統計局在統計收入時已經做了五等分。統計局仍在努力地推進這項工作,爭取在不遠的將來,根據最高收入、最低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等收入水平公布數據。” “為啥上半年各省GDP總和超全國2萬多億?” 今后實行聯網直報,企業數據直傳國家數據中心,將最大限度保證原始數據的質量 各種統計數據打架,是社會公眾長期關注的焦點問題。有時,地方同級別不同部門的統計數據會自相矛盾,比如2007年4月,北京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發布的商品房銷售均價為環比下跌,而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為環比上漲。有時,中央和地方的統計數據也會“掐架”。比如,自1985年在國家和地方層面分別核算GDP數據以來,地方統計總和一直高于全國的GDP總量。 20日,來自天津的一位網友就拋出了這一問題。“今年上半年統計數據公布后,全國的GDP比地方GDP總和差了2.3萬億,去年統計局已經說了,這兩個數據應該是統一起來的,到底什么時候能把它統一起來?” 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解釋,全國的GDP和地區匯總的GDP存在差距,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跨地區經營活動不斷增加。一些企業,總部在北京,分支機構在外地,那么它的數據可能被重復計算。(陸婭楠)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