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縣全民行動創建林業生態縣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梁靈芝)今年以來,平輿縣以農田林網建設和林業生態重點工程建設為重點,及早動手,強力推進,全民行動創建林業生態縣。截至目前,造林綠化已取得可喜的階段性成果。領導重視,保障有力。為了
本報訊 (記者 梁靈芝)今年以來,平輿縣以農田林網建設和林業生態重點工程建設為重點,及早動手,強力推進,全民行動創建林業生態縣。截至目前,造林綠化已取得可喜的階段性成果。
領導重視,保障有力。為了早日實現林業生態縣奮斗目標,平輿縣把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擺上農業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該縣領導重視,先后召開專門會議研究林業工作,并在摸清全縣林業現狀的基礎上,及時制訂出實施方案和獎懲辦法,對林業生態建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該縣政府與各鄉鎮、街道簽訂目標責任書,建立縣四個班子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責任制,按照“誰包片、誰負責”的辦法,實行目標管理,明確任務,責任到人,同時加大投入。在較為困難的情況下,該縣為各鄉鎮預撥了資金,各鄉鎮、街道財政也都加大了資金扶持。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投入資金800多萬元,為全縣植樹造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科學規劃,突出重點。該縣制定規劃,在對全縣境內的路、溝、渠、港綠化情況進行全面排查、逐村摸清底子的基礎上,以新開道路為重點,逐條路、溝、渠、港規劃,制訂了全縣文、圖、表相對應的林業生產方案。對開路挖溝所占地,采取了包賠產量、現金賠償、以地換地三種方式加以解決。規劃新修或拓寬路面均達到6米~8米,主干道路路面在10米以上,隔離溝坡度為1∶1,隔離溝埋涵管留生產路口,保證了農田林網建設用地,維護了承包者的合法權益。結合該縣實際,對農田林網建設查漏補缺,對鄉與鄉、村與村的接合部薄弱環節進行重點查補,做到點面結合、整體推進,并按照林業生態國家標準,要求對每個鄉鎮、街道和公路、河堤、溝港和庭院進行綠化都在5000畝以上的林網精品片。對新修和未按要求完成綠化的公路、河堤、溝港兩側全部進行綠化。
層層動員,扎實推進。為了使林業生態縣建設變為全縣廣大干群的自覺行動,該縣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標語等形式,大力宣傳植樹造林的重大意義和政策法規,進一步增強全民參與植樹造林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宣傳典型,示范帶動,進一步堅定廣大干群參與承包造林的信心和決心。加大工作力度。各鄉鎮、街道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及時深入造林第一線,其他班子成員包片,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包路段,最大限度組織群眾、機械參與到植樹造林工作中去。在全縣形成了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的良好局面,掀起了冬季造林新高潮。
嚴把質量,提高標準。該縣組織若干個專業技術服務小組,分包各個鄉鎮、街道,逐路、逐田塊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嚴把“五關”,達到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的目標。
創新機制,深化改革。按照“誰栽樹、誰管護,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實現投資多元化、產權明晰化。一是創新模式。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探索出了三種非公有制造林形式。其一,“先開發后拍賣。”先由村委統一治理、統一挖穴,然后組織拍賣,以路養路,解決投工問題。其二,“先拍賣后開發。”以村為單位,先把路、溝、渠、港拍賣掉,統一標準,由承包人自主投資開發,解決投入問題。其三,“定向承包。”對不易管理的邊遠地段,由鄉村干部帶頭承包。三種產權制度改革模式的形成,徹底解決了投入和管護問題。目前,新修和拓寬的路、溝已全部拍賣承包,拍賣金額2000多萬元。二是政策扶持。凡承包戶可憑承包合同,由林業部門及時發放林權證。在使用林業工程項目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和扶貧資金等方面,對承包大戶重點傾斜,金融部門對承包大戶優先扶持小額貸款,有效解決了他們的資金短缺問題。三是加強管護。抓好新植幼樹的管護,加強護林宣傳,制定管護制度,落實管護責任,鞏固植樹成果。
目前,該縣已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面積45.8萬畝,開挖拓寬道路874條,總長1163.5公里,新植幼樹162.7萬株,挖樹穴52.6萬個。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豫公網安備 41170202000005號